诗词大全

《平江太守生辰二首》

玉笋初辞鵷鹭群,一麾来此振余芬。
三槐事业他年看,五裤歌谣随处闻。
方丈可量閒日月,泰阶还赴旧风云。
年年东注松江绿,浑欲朝来寿使君。

作者介绍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作品评述

《平江太守生辰二首》是宋代仲并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玉笋初辞鵷鹭群,
一麾来此振余芬。
三槐事业他年看,
五裤歌谣随处闻。

第二首:
方丈可量閒日月,
泰阶还赴旧风云。
年年东注松江绿,
浑欲朝来寿使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平江太守的生辰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太守的祝福、赞扬和美好祝愿。

第一首诗描述了在平江太守生日这个特殊时刻,群鹭群鸟初次离去,只有一声鸣笛,太守的声威就振动了整个芬芳的大地。作者用玉笋喻太守的贵气和高尚品质,同时也象征太守的才华和品德的日益成长。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太守的成就将来会被后人所铭记和赞赏,五裤歌谣随处可闻,说明太守的功绩和声望已经传遍大地。

第二首诗中,方丈指的是平江太守的官署,表示太守的管理能力超凡。太守经历了一番波折,但他仍然能够返回到高位,重返旧日的风云之上。年年东注松江绿,表明太守在治理平江地区时,使那片土地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荣绿意。最后一句浑欲朝来寿使君,寓意着作者以及人民对太守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长寿,继续为人民谋福利。

整首诗以太守的生辰为线索,展示了太守的才德和功绩,表达了作者对太守的敬佩和祝福。通过描绘太守的形象和事业,表达了对他的赞扬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以平淡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太守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繁荣的向往。

  • 《答山谷先生》

    四篇诗得褭蹄金,妙旨初临法语寻。要我尽除儿子气,知公全用老婆心。平章许事真难可,付嘱斯文岂易任。感激面东垂涕泗,高山从此少知音。

  • 《和傅山父红梅韵二首》

    节士耻随时世妆,若为妩媚著春裳。何如清淡甘天分,莫与儿曹较色香。

  • 《长思仙》

    出家人。要求真。遍计长空绝点尘。明知虚谷神。日为邻。月为亲。天地之中转法身。方知物外人。

  • 《落花(七首)》

    一自相从十八姨,春山游遍故枝移。扑帘时助娇娥绣,点砚常窥骚客诗。国色尚存衣带引,清香不改月明知。蝶来北苑蜂南去,谁向楼头话别离。

  •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

    早擅渊源学,常怀恳款忠。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此心谁复识?志士泣秋风。

  • 《端砚六绝》

    至宝非关少识真,都缘未睹十城珍。如何绝域穷南地,却有唐朝辅相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