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瓶中梅》

小窗水冰青琉璃,梅花横斜三四枝。
若非风日不到处,何得色香如许时。
神情萧散林下气,玉雪清莹闺中姿。
陶泓毛颖果安用,疏影写出无声诗。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瓶中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瓶中的梅花,水冰青琉璃。
梅花斜斜地倚在三四枝上。
如果没有风和阳光无处不到,
怎么会有这样的色彩和香气呢?
神情萧散,如同在林下的气息。
如同玉雪清莹的容颜在闺中展示。
陶泓和毛颖果安静地使用,
疏影勾勒出无声的诗篇。

诗意:
《瓶中梅》描绘了一幅瓶中盛放梅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和灵动。诗人通过对梅花的形态、颜色和气味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中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梅花虽然被困在瓶中,却依然能散发出独特的色香,这在诗中展现了梅花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不屈的生命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梅花与神情、雪和闺中姿态的对比,揭示了梅花清雅高洁的气质和独立自主的个性。最后,诗人以“疏影写出无声诗”的形象表达了梅花在静默中所传递的深远意义,以及诗人对其美的赞美和敬仰。

赏析:
《瓶中梅》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风采,通过对梅花形态、色彩和气味的描述,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生命力。诗中的“瓶中梅”形象象征了困境中的坚韧与生命的顽强,使人们感受到在逆境中依然能绽放出美丽的力量。诗句中的对比手法,如梅花与风日、神情与林下气息、玉雪与闺中姿态等,使整首诗词形象生动,意境深远。最后一句“疏影写出无声诗”巧妙地表达了梅花所蕴含的深刻内涵,给人以思考和启示。整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力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 《赵少师自南都访欧阳少师于颍州留西湖久之作》

    公居颍水上,德与颍水清。身闲道转胜,内足无复营。平昔富交游,开门坐常盈。退居万事乐,独恨无友生。汝颍亦多士,后来非老成。赵公平生旧,情好均弟兄。少年结意气,晚岁齐功名。携手践廊庙,蹑足辞钧衡。徜徉里闾间,脱略世俗萦。兴来忽命驾,一往千里轻。白发俨相映,元勋

  • 《戏答欧阳诚发奉议谢余送茶歌》

    欧阳子,出阳山。山奇水怪有异气,生此突兀熊豹颜。饮如江入洞庭野,诗成十手不供写。老来抱璞向涪翁,东坡原是知音者。苍龙璧,官焙香。涪翁投赠非世味,自许诗情合得尝。却思翰林来馈光禄酒,两家水监共寒光。予乃安敢比东坡,有如玉盘金叵罗,直相千万啻过。爱公好诗又能多

  • 《学舍直归晚霁三首》

    聚雨挫炎威,归轩广陌西。渠声流作瀑,日脚侧成霓。换锦龙媒埒,淹花燕子泥。比来巾角垫,李郭定相携。

  • 《再和制帅》

    圣主不忘远,惠怀尧所难。如何吾所部,疲疗未全安。诏条少宣布,牒诉多悲酸。抚节夜长叹,忧惭非一端。

  • 《呈明叔七首》

    伯威虽拙诗故巧,我拙似渠诗欠工。竹溪想见梅花发,问讯穷冈今不穷。

  • 《代边将有怀》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