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
腰间玉若金累。
须信功名富贵,长与少年期。
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
卧龙暂而。
算天上、有人知。
最好五十学易,三百遍诗。
男儿事业,看一日、须有致君时。
端的了、休更寻思。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婆罗门引(用韵答傅先之时傅宰龙泉归)》是一首宋代辛弃疾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
腰间玉若金累。
须信功名富贵,长与少年期。
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
卧龙暂而。
算天上,有人知。
最好五十学易,三百遍诗。
男儿事业,看一日,须有致君时。
端的了,休更寻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傅宰龙泉归乡的情景和辛弃疾对他的赞美。傅宰是一个婆罗门(印度种姓制度中的高级祭司),他在龙泉(地名)度过了美好的时光,但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地方。辛弃疾称赞傅宰的才华和品德,将他比作腰间佩戴的玉佩,闪耀着金光。诗中提到傅宰应该相信自己的才华能够获得功名和富贵,这种成功应该延续到他的年轻时期。辛弃疾对高山流水的景色感到怅然若失,他以古调来表达对现实的悲伤。诗中提到了“卧龙”,意味着傅宰暂时隐退,但天上有人知道他的才华。最后,辛弃疾鼓励傅宰要努力学习易经五十篇,背诵诗词三百首。他认为男儿应该有事业心,但也要等待时机,有机会时才去为君主尽忠。诗的结尾强调了这一点,告诉傅宰不要再追寻其他事物了。
赏析:
这首诗以辛弃疾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意境展示了他对傅宰的赞美和思考。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意象的手法,通过描绘傅宰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对他成功的祝愿。辛弃疾以高山流水来象征生活中的变迁和无常,表达了他对时代的无奈和悲伤。诗中的“卧龙”形象展示了辛弃疾对傅宰的认可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隐退的态度。最后的建议表明辛弃疾对傅宰的期待和对他努力学习的鼓励。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时代和人物的思考,展示了他对才华和成就的推崇。
侠客持苏合,佳游满帝乡。避丸深可诮,求炙遂难忘。金迸疑星落,珠沉似月光。谁知少孺子,将此见吴王。
求退那知却冒迁,天心人意古难全。今朝行役还堪笑,下水船为上水船。
我愿延陵道,几如渭水阳。适传杯泛影,何意隙沉光。拟补兰陔雅,翻吟薤露章。支离妨执绋,雨泣望楸行。
因嫌踪迹混尘嚣,腰斧高歌去采樵。欲效买臣无贵骨,何如王质有仙标。丁丁伐木空山外,轧轧肩薪小迳遥。一任雪天霜月夜,且将带叶地炉烧。
广寒宫殿诚夸诞,消暑楼台久寂寥。未似虚亭面空阔,时时清籁濯烦歊。
曲曲都城缭翠微,鳞鳞湖浪动斜晖。天寒日暮游人少,两岸轻舟星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