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瀑布二首》

造物小儿不任事,一天元气从淋漓。
云中雨降自应尔,山上水行谁激之。
幽林洶洶虚籁作,赫日粲粲寒光垂。
谪仙独步得兴体,此外篇篇俱比诗。

作者介绍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瀑布二首》是宋代诗人王阮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瀑布景观为主题,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比喻手法,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瀑布的浩渺景象,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造物主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造物小儿不任事,
一天元气从淋漓。
云中雨降自应尔,
山上水行谁激之。

幽林洶洶虚籁作,
赫日粲粲寒光垂。
谪仙独步得兴体,
此外篇篇俱比诗。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通过描绘瀑布景观来传达。首先,诗人以"造物小儿"的形象来形容上天创造的自然力量,将其比喻为一个年幼的孩子。瀑布水流如此汹涌,仿佛是这个小儿倾泻而下的元气。接着,诗人提到云中的雨水如何降下来,山上的水流又是由谁激发起来的,这表达了对自然奥妙的思考和赞叹。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瀑布的景象。幽林中的瀑布声音轰鸣,仿佛天籁之音,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而阳光照射下来,使得瀑布上的水珠闪烁生辉,散发出寒冷的光芒。这一描写展示了瀑布的壮丽景观和它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观赏瀑布时的心境。诗人以"谪仙"的身份,独自步行在瀑布旁,得到了身心的愉悦。他认为这种愉悦之感不亚于任何一篇诗作。这种表达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凸显了诗人自身的境界和对艺术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瀑布二首》通过对瀑布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力量和艺术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热爱。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瀑布的雄浑、壮美和自然的神奇之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诗人对于生命、创造力和艺术的深刻思考。

  • 《交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诗韵》

    区宇半荆棘,干戈犹未休。屡空无计奈,多病不禁愁。农具应须办,朝簪便合投。全家耕谷口,一饱更何忧。

  • 《里社》

    郊天社地君所重,翦秸刲匏微得供。秦皇汉帝陋古初,桀畴殊坛倾力奉。年年属车九重出,羽卫千人万人从。黄金日搜尽崖窟,飞樯走箠华夷动。马蹄路南村有社,里老邀神迎且送。荒林破屋风雨入,野鼠山狐狼藉共。何言茅箸古瓦瓯,稻饭豚蹄人得用。

  • 《寄赵鄂州》

    田家禾黍方登场,枯桑索索天雨霜。黄花篱落尚可醉,今我不乐思武昌。武昌使君半年别,前日书来慰愁绝。想思为我作西亭,徙倚阑干只明月。大材开府何优游,政声日随江水流。赐金增秩未为宠,咫尺丹诏催归辀。灯前春雨同挥翰,南风吹船着淮岸。云间过雁唤愁生,短褐饭牛歌夜半。

  • 《下洞》

    天香亭下影婆娑,四畔高林结绿萝。云外飞仙不曾见,唯应翠树阅人多。

  • 《首尾吟》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喜老时。明著衣冠为士子,高谈仁义作男儿。敢於世上明开眼,肯向人间浪皱眉。六十七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 《题东林白莲》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