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宫殿咸阳里。
千门万户连云起。
复道亘西东。
不禁三月风。
汉唐乘王气。
万岁千秋计。
毕竟是荒丘。
荆榛满地愁。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今属河南)人,一作嘉兴人。高宗建炎初上《中兴十策》,声名甚着。绍兴时秦桧当国,趋附求进。十五年(一一四五),擢监尚书六部门。专爲歌词谀体应制。十七年,爲军器监丞。桧死,除名贬钦州,移雷州、新州。有《顺庵乐府》五卷,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椒亭小集》一卷。《宋史翼》卷二七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菩萨蛮令(怀念古都长安)》,诗意描述了秦时长安城的盛景以及现在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长安古都繁华辉煌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双调的令调形式表达,描绘了秦时长安城的繁华景象。诗中描述了咸阳里的宫殿,千门万户连绵不断,而复道则纵横交错。诗人通过描绘三月的风吹拂,展现了长安的繁荣景象。他提到了汉唐的乘风之势和千秋万岁的宏图,表达了对古代王朝的赞美和景仰。
然而,诗人最后提到长安已经变成了一片荒丘,荆榛满地,令人忧伤。这种对古都荣光消逝的描绘,充满了怀旧与惆怅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古都长安的描述,既展示了长安的繁荣鼎盛,也体现了时光流转、万事皆过的无常感。作者将自己置身于当下,以怀旧之情对比过去,既表达了对古都的敬仰和怀念,也透露出对现实的失望和悲伤。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长安昔日的壮丽风貌和如今的凄凉荒芜。通过对比古今,诗人投射出个人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诗词中描绘的长安城的昔日荣光以及凄凉的现状,寄托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使读者无不感受到岁月沧桑和人事易逝的主题。
尘土轻扬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万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眉。超然只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
莫讶南方景物疏,为君聊且话苍梧。地倾二面城池壮,江迸三流气色麄。山畜火光因政出,石藏牛影为仙呼。官厅传自唐丞相,民颂思從汉大夫。龙母庙堂神鬼集,鳄鱼池近介鳞趋。朝台望断归岐路,冰井频窥爽发肤。脍美不堪全用鲤,果珍何忍命为奴。云归上国名终远,郡带口藩势未孤。
解绂朝天,满城桃李繁阴布。彩舟难驻。忍听骊歌举。协赞中兴,圣意方倾注。从今去。五云深处。稳步沙堤路。
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可怜好风景,不解嫌贫家。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村歌与社舞,客哂主人夸。但问乐不乐,岂在钟鼓多。客告暮将归,主称日未斜。请客稍深酌,愿见朱颜酡。客知主意厚,分数随口加。堂上烛未秉,座中冠已峨。左顾短红袖,右命
牛乳抨酥瀹茗芽,蜂房分蜜渍棕花。旧知石芥真尤物,晚得蒌蒿又一家。疏索乡邻缘老病,团栾儿女且喧哗。古人不下藜羹糁,斟酌龟堂已太奢。
天嫌物兼美,而使密云藏。已向石屏见,何须照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