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菩萨蛮(送祐之弟归浮梁)》

无情最是江头柳。
长条折尽还依旧。
木叶下平湖。
雁来书有无。
雁无书尚可。
妙语凭谁和。
风雨断肠时。
小山生桂枝。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菩萨蛮(送祐之弟归浮梁)》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情最是江头柳,
长条折尽还依旧。
木叶下平湖,
雁来书有无。
雁无书尚可,
妙语凭谁和。
风雨断肠时,
小山生桂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江头的柳树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无情变幻的感叹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写道:“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江头的柳树在四季更迭中始终保持着它的风姿,无论经历多少次折断,依然能够再次发芽生长,这无情的生命力让人感慨。

接着,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秋天的枫叶飘落在平静的湖面上,唤起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他希望收到友人的来信,以了解他的近况和消息。然而,雁儿是否带来了友人的书信,作者并不得知。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和思念:“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即使没有收到友人的书信,作者仍然期待着能够与友人交流心意。当风雨凄凉的时候,作者的心情更加伤感,这时候,一片小山上的桂树枝发芽了,给他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江头柳树和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感叹。无情的柳树和季节的更替成为了作者内心感情的投射,展示了他在变幻中对友情的执着和渴望。

  • 《渔家傲》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幸有崔公入药镜。如究竟。全真固蒂归根静。主客内明方外应。灵台粲发天光莹。两个壶中一片景。急修省。莫待临渴去掘井。

  • 《途中寒食》

    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泣路同杨子,烧山忆介推。清明明日是,甘负故园期。

  • 《送卢少府之任巩洛》

    从知东甸尉,铨注似恩除。带土移嵩术,和泉送尹鱼。印床寒鹭宿,壁记醉僧书。堂下诸昆在,无妨候起居。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张湛》

    下车父母国,自重岂其轻。谓我诈为善,何忧被此名。

  • 《七贤庙》

    常慕晋高士,放心日沈冥。湛然对一壶,土木为我形。下马访陈迹,披榛诣荒庭。相看两不言,犹谓醉未醒。长啸或可拟,幽琴难再听。同心不共世,空见藓门青。

  • 《西凉伎-刺封疆之臣也》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