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占却岩中屋。
白云只向檐头宿。
谁解探玲珑。
青山十里空。
松篁通一径。
噤嘇山花冷。
今古几千年。
西乡小有天。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菩萨蛮(题云岩)》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游人占却岩中屋。
白云只向檐头宿。
谁解探玲珑。
青山十里空。
松篁通一径。
噤嘇山花冷。
今古几千年。
西乡小有天。
诗意:
这首诗以云岩为背景,描绘了一种山间幽静、清幽的景象。诗人身处岩中屋,观赏着白云在房檐间流动,寓意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然而,诗人感慨地表示,谁能领悟其中的玲珑奥妙,青山之上十里空无一人,山花儿闭口不言,仿佛今古几千年间,都只有这小小的西乡才能理解这份宁静与神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充满禅意的山水画面。诗中的云岩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诗人在此处体验到了与自然的融合与共生。白云悠然自得地在房檐间停留,象征着自然的自由与流动。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其中的深意并非人人能够领悟,青山之上空无一人,山花不发一言,仿佛这份宁静和玄妙只有在这片几千年来保存完好的西乡才能体验到。
诗中的描写虽然简练,却能唤起读者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诗人通过山水与人的相互作用,表达了对于自然的热爱与敬仰,并传达了对于心灵宁静与内心世界的追求。整首诗以清新、宁静的笔调展开,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引导人们去关注自然之美,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玉垒高桐拂玉绳,上含非雾下含冰。枉教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坏陵。
湘竹斑斑湘水春,衡阳太守虎符新。朝来笑向归鸿道,早晚南飞见主人。
几日公来浴凤池,蹇驴陪乘偶参差。羁棲自笑卧盘谷,健句争无诵渼陂。世路吹虀无念到,山游啖蔗不言知。袖书倘遂云根长,肯与酸寒郑老期。
风色一以变,林光反不禁。黄姑依淡月,白帝动清砧。万里无家客,孤灯独坐心。予行濡且滞,舟楫岂难寻。
食肉遗马肝,未为不知味。食鱼必河豚,此理果何谓。非鳞亦非介,芒否则皮如蝟。见形固可憎,况复论肠胃。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鍼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