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飚轻散余霞绮。
疏星冷浸明河水。
欹枕画檐风。
秋生草际蛩。
雁门离塞晚。
不道衡阳远。
归恨隔重山。
楼高莫凭栏。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菩萨蛮(新秋)》是宋代文人李弥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凉飚轻散余霞绮。
疏星冷浸明河水。
欹枕画檐风。
秋生草际蛩。
雁门离塞晚。
不道衡阳远。
归恨隔重山。
楼高莫凭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思绪和情感。诗中描述了凉爽的秋风吹散了夕阳余晖的景象,星星冷冷地倒映在明亮的河水中。诗人依靠在画栋檐下的枕头上,感受秋风的吹拂。秋天的到来使得蛩蝉开始在草地上鸣叫。晚上,雁门离开边塞,飞往遥远的地方,而诗人则为衡阳的距离感到遥远和无法回归的痛苦。最后,诗人以一个建议结束,告诫自己不要站在高楼的栏杆上,意味着不要陷入绝望和忧伤。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和情感。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凉爽的秋风、星星和蛩蝉的声音等细腻的描写,刻画了秋天的氛围和诗人的感受。诗人通过描述雁门离塞的场景,表达了自己远离家乡的遥远和无法回归的痛苦之情。最后一句警示则是对自己的忠告,不要陷入绝望和忧伤之中。
整首诗词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奈。这首诗词充满了忧郁和离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给人一种深情和思考的感觉,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并引发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三十年居此,何尝识酒荤。柴扉人少到,草径鹿同群。雨足添新瀑,山深有剩云。水瓢丹灶外,闲事不曾闻。
春草秋风老此身,一瓢长醉任家贫。醒来还爱浮萍草,漂寄官河不属人。
烦君临问我何堪,剩欲从君十日谈。老退不应称敏捷,颜苍宁复借红酣。世间公器毋多取,句里宗风郤饱参。陋巷远孙还好学,未容光禄擅东南。
虚空借得作身,万象相随为伴。纵横人道十成,点检谁知一半。看看青山峥嵘,白云零乱。里许牧童归未归,铁牛一掣金绳断。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层冰积浩荡,陵谷低吞吐。窈窕转幽壑,突兀开净宇。回头山水县,亦复堕尘土。孤云铁梁北,宇宙一仰俯。风景初不殊,川途忽修阻。寒潭海眼净,黕黑自太古。蛰龙何年卧,万国待霖雨。谁能裂苍崖,雷风看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