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菩萨蛮(中秋不见月)》

镜天良月皆佳节。
休恨今宵妨皎洁。
玉锁_蟾宫。
_娥意自通。
终有开时节。
莫放笙歌歇。
来夕尚婵娟。
何妨把酒看。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菩萨蛮(中秋不见月)》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姜特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镜天良月皆佳节。
休恨今宵妨皎洁。
玉锁空蟾宫,
姮娥意自通。
终有开时节,
莫放笙歌歇。
来夕尚婵娟,
何妨把酒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中秋节夜晚没有月亮的景象,并表达了对此的感慨和思考。诗人认为中秋节是一个良辰美景的时刻,天空明净,良好的月色是这个佳节的一部分。然而,当今夜晚却没有明亮的月光,这让诗人感到遗憾。他用象征性的语言描述了月亮被玉锁所禁锢在蟾宫之中,但他相信总会有开放的时机,月亮最终会再次出现。诗人呼唤人们不要停止笙歌的歌唱,而是继续欢庆,享受这美好的夜晚。他鼓励人们继续欣赏这美丽的夜晚,把酒畅饮。

赏析:
《菩萨蛮(中秋不见月)》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中秋节夜晚没有月亮的景象,通过表现月光的缺失,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玉锁蟾宫、姮娥,给诗词增添了一种神话色彩和华丽感。诗人以豪放的情感呼唤人们不要因为没有月亮而感到失落,而是要继续庆祝和享受这个节日。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情感和思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中秋节夜晚缺失月亮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它也呼唤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乐观,继续庆祝和享受生活。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

    蜀人谁不望西还,何事天公独我悭。两度来逢单瘀岁,腥风血雨满人间。

  • 《送林吾宗之金陵》

    青丝游骑踏春芜,二月王孙入旧都。柳色东风村店路,杏花微雨酒家垆。断桥野草寻朱雀,古碣荒苔辨赤乌。挟得红妆歌《子夜》,寒潮双桨莫愁湖。

  • 《留别铁柱宫叶法师》

    不嫌来往日诗筒,春兴无穷我欲东。一雨放行三尺水,万松回纳半帆风。且将南浦难题景,寄在西山绝顶峰。柳处酒家花处寺,并留他日款游从。

  • 《暮春书事呈四舍人》

    树阴初合苔生晕,花蕊新成蜜满脾。莺燕各归巢哺子,蛙鱼共乐雨添池。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饱食杜门何所事,日长偏与睡相宜。

  • 《仙游潭五首·马融石室》

    扶风贵公子,早岁伴山家。吹笛堕秋叶,读书随晓鸦。业成心自叛,学苦我长嗟。石室非人住,穷山雪似沙。

  • 《云溪竹园翁》

    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古泉积涧深,竦竦如刻成。楚客卧云老,世间无姓名。因兹千亩业,以代双牛耕。乱林不可留,寸茎不可轻。风暖斗出地,仰齐故年茎。幽室结白茅,密叶罗众清。照水寒澹荡,对山绿峥嵘。苍松含古貌,秋桂俨白英。相看受天风,深夜戛击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