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庭院无人到。
琅玕翠影摇寒_。
困卧北窗凉。
好风吹梦长。
璧月升东岭。
冷浸扶疏影。
苗叶万珠明。
露华圆更清。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菩萨蛮》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日长庭院无人到。
琅玕翠影摇寒_。
困卧北窗凉。
好风吹梦长。
璧月升东岭。
冷浸扶疏影。
苗叶万珠明。
露华圆更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静冷清的庭院景象,作者身处其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漫长和孤独。阳光斜照,庭院中的琅玕树影摇曳生寒。作者感到疲倦,躺在北窗旁边感受凉意。而一阵好风吹来,伴随着风声,他的梦境变得更长久。夜空中的明亮月光升起在东岭上,寒冷的月光渗透在稀疏的树影之中。庭院中的苗叶闪烁着无数明亮的光点,像珍珠般明亮。清晨的露珠更加晶莹剔透。
赏析:
《菩萨蛮》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寂寥的庭院景象,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感受自身的身心状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的感慨。诗词的结构简洁紧凑,用字精练,给人以静谧的感觉。通过描写琅玕树的翠影、北窗的凉意、好风的吹拂以及夜空的月光,诗人将自然景物与自身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人在孤寂中感到疲倦,但好风吹来,使他的梦境变得更加长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琅玕翠影、冷浸扶疏影、苗叶万珠明等,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意境。整首诗抓住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孤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温暖的渴望,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