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都是行人恨。
马头渐喜归期近。
试上小红楼。
飞鸿字字愁。
阑干闲倚处。
一带山无数。
不似远山横。
秋波相共明。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菩萨蛮》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西风都是行人恨,
马头渐喜归期近。
试上小红楼,
飞鸿字字愁。
阑干闲倚处,
一带山无数。
不似远山横,
秋波相共明。
中文译文:
西风常令行人怀恨,
马头已经喜欢归期临近。
试登小红楼,
飞鸿传达着无尽愁苦。
靠在栏杆上,
眺望四周千山万岭。
与远处的山峰不同,
秋天的眼神相互明亮。
诗意和赏析:
《菩萨蛮》是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对远方归期的期待之情。
诗的第一句“西风都是行人恨”,描绘了西风吹拂下行人的离愁别绪。西风往往代表着离别和恋人之间的分离,因此行人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悲伤和忧愁。
第二句“马头渐喜归期近”,则表达了行人对归期的盼望。当行人发现马头已经朝着回家的方向转动,表示归期已经逐渐临近,心情开始变得愉快起来。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行人登上小红楼,眺望远方的情景。行人观赏周围的山峦,眼中充满了愁苦之情,仿佛每个字都流露出了离别的忧伤。
最后两句“阑干闲倚处,一带山无数。不似远山横,秋波相共明。”则描绘了行人靠在栏杆上,眺望着遥远的山峰。与远方的山峰不同,秋天的眼神相互明亮,可能表达了行人与远方的恋人或亲友之间的心灵相通。
整首诗通过对行人离别思念和归期盼望的描绘,展现了辛弃疾对离别的痛苦和对团聚的渴望之情。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层次。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才华和感情的丰富性,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子对离别和团聚的普遍情感体验。
官初执宪称雄才,省转为郎雅望催。待制松阴移玉殿,分宵露气静天台。算棋默向孤云坐,随鹤闲穷片水回。忽忆十年相识日,小儒新自海边来。
青蘋先各秋,调遣入窗几。荷花如六郎,一笑忽堕水。美人坐生愁,揽衣中夜起。繁华难久持,零落自兹始。所思在远道,千里复万里。何处无芙蕖,秋江总相似。折取莲蓬看,蜜房缀蜂子。青茧初脱衣,瑶轸中含髓。食莲须食心,心中苦如此。
铁马三军去,金闺二月还。边愁离上国,春梦失阳关。池水琉璃净,园花玳瑁斑。岁华空自掷,忧思不胜颜。
雨洗千红又春晚。留牡丹、倚阑初绽。娇娅姹、偏赋精神君看。算费尽、工夫点染。带露天香最清远。太真妃、院妆体段。拚对花、满把流霞频劝。怕逐东风零乱。
午鸠鸣春阴,独卧林壑静。微云过一雨,淅沥生晚听。红绿纷在眠,流芳与时竞。有怀无与言,伫立锺山暝。
晴芳掩映宋窗曛,丑瓣攒鳞斗野云。艳挺双头谁立异,名侪五德自为群。丹裳浥露承秋重,赤帻临风唱晓分。函谷关前如有此,不鸣惟恐误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