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菩萨蛮》

柳条窣窣闲庭院。
锦波绣浪春风转。
红日上阑干。
晚来花更寒。
绿檀金隐起。
翠被香烟里。
幽恨有谁知。
空梁落燕泥。

作者介绍

(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

陈克的生平

  少时随父宦学四方,后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绍兴七年(1137),吕祉节制淮西抗金军马,荐为幕府参谋,他欣然响应,留其家于后方,以单骑从军。曾与吴若共著《东南防守便利》3卷,其大略谓“立国东南,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四库全书总目》)。

  其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陈贻序和伯父陈贻范均进士及第,并都担任过州县官。他们不但文学造诣很高,而且陈贻范还是著名的藏书家。陈克自幼受家庭熏陶,才学日益长进,诗、词、文无不精通。他早年的诗,文辞优美,风格近温庭筠和李商隐,在“宋诗中另为一格”。他的词写得更好,佳作多多。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其“词格高丽,晏(殊)周(邦彦)流亚”。清李慈铭在所著《越缦堂读书记》一书中,论赞其词“在北宋诸家中,可与永叔(欧阳修)、子野(张先)抗衡一代,虽所传不多,吾浙称此事者,莫之先矣”。

  陈克亲历两宋之交的战乱,其词对时世有所反应。如〔临江仙〕写身世之感,触及“胡尘直到江城”的严酷现实,〔虞美人〕写祈雨,注意到农村“日夜歌声苦”的悲惨之状。这类作品在他的集子里很少见。他的词主要还是承"花间"和北宋的婉丽之风,以描写粉融香润的生活和闲适之情见长。如〔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又如另一首写闲情的〔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以“烘帘自在垂”和“绿窗春睡轻”的恬淡境界受到历代词话家的称誉。清人陈廷焯说:"陈子高词婉雅闲丽,暗合温、韦之旨,晁无咎、毛泽民、万俟雅言等远不逮也。"(《白雨斋词话》)说陈克高于晁、毛等人未必公允,但“婉雅闲丽”和“合温韦之旨”二语倒是准确地道出了他的歌词创作的主导风格与继承关系。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著录陈克《天台集》10卷。又单行《赤城词》1卷,曾刊入长沙书肆《百家词》。今均不传。朱孝臧《□村丛书》所收《赤城词》1卷,系据林无垢校补旧钞本。赵万里复据他书共辑得41首,附录1首,刊入《校辑宋金元人词》。《全宋词》增辑至51首。《全宋词补辑》又补辑陈克词4首。陈克亦能诗,诗集已佚,部分作品仅见于《宋诗纪事》等书中,存词51首。

作品评述

《菩萨蛮》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柳条窣窣闲庭院,
锦波绣浪春风转。
红日上阑干,
晚来花更寒。
绿檀金隐起,
翠被香烟里。
幽恨有谁知,
空梁落燕泥。

中文译文:

柳枝发出窸窣声,闲庭院中。
五彩的波浪随着春风变幻。
红日升到屋檐上,
傍晚时分,花儿更显得凄凉。
绿色的檀木隐约露出,
翠绿的被子在香烟中隐约可见。
幽怨的心事有谁能理解,
空梁上掉下燕子的泥土。

诗意和赏析:

《菩萨蛮》以描绘闲庭院景象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景色和内心的情感。诗中以柳条窸窣声和锦波绣浪来形容春风的温柔和万物的繁盛。作者运用色彩鲜明的描写手法,将红日升起和晚来花更寒作为对比,表达了昼夜交替中花朵的脆弱和无常。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描写绿檀木和被子的形象,传达了一种隐秘和遗憾的情感。绿檀金隐起,翠被香烟里,暗示了一种隐约而浓烈的思念之情。幽恨有谁知,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无奈。最后一句“空梁落燕泥”,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掉下的燕子泥土,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和情感故事的感慨和思索。透过具象的景象,读者在阅读中可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变幻、花开花落的无常,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遗憾。《菩萨蛮》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唤起读者对于生命和情感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陈克细腻的描写才华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

  • 《和明道人宿山寺》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

  • 《观洛神图慨然有作三首》

    天边崧少远微茫,犹想霓旌驻水旁。逸态瑰姿何处在,尚应遗恨寄君王。

  • 《萍乡绝句》

    春尽江南归已迟,湘南风雨度花时。无因剪取湘江色,携看江屏画竹枝。

  • 《赐赵士忠二首》

    职事烦填委,文墨分消散。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沈迷簿书领,回回自昏乱。释此出西城,登高且游观。方塘含白水,中有凫与雁。安得肃肃羽,从尔游波澜。

  • 《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

    郁郁雨相遇,出门草青青。酒酣拔剑舞,慷慨送子行。驱马涉大河,日暮怀洛京。前登太行路,志士亦未平。薄游五府都,高步振英声。主人才且贤,重士百金轻。丝竹促飞觞,夜宴达晨星。娱乐易淹暮,谅在执高情。

  • 《游七星岩》

    斗峰遥忆旧松台,为劝农耕特地来。短李高名光翠壁,伪刘陈迹没苍苔。洞天日永风埃净,岩壑云收霁色开。好景最宜供宴赏,操觚欲赋愧非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