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饱听儿童说。
看公两眼明如月。
万里勒燕然。
老人书一编。
玉阶方寸地。
好趁风云会。
他日赤松游。
依然万户侯。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菩萨蛮》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功名充满耳朵听孩童说。
看到公子的双眼明亮如月。
万里之外,燕然勒下。
老人写下一册书。
玉阶就是方寸之地。
好好把握风云的机遇。
将来有一天,我会游走赤松之地。
依然是万户之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老人在听到儿童们谈论功名后,回忆起自己曾经追求功名的经历和感慨。诗中的公子代表着年轻人,他的眼睛明亮如月,展现出他的聪明才智和追求。万里燕然指的是一个遥远而辽阔的地方,老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留下一部书籍,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思考。玉阶方寸地意味着即使是狭小的空间,也可以容纳伟大的事物。老人希望抓住风云变幻的机会,有一天能够游历到赤松之地,成为万户之侯。
赏析:
《菩萨蛮》以简洁而独特的语言展示了辛弃疾对功名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的形象描写简练而富有意象,通过对公子和老人的对比,突出了年轻与老去、追求与回忆的对照。诗人以一种豪迈的情感表达了对功名的渴望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生活中机遇和命运的关注,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
辛弃疾是宋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豪放、豪情和反映社会现实为特点,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菩萨蛮》体现了他豪放的文风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这首诗词既描绘了个人的追求和憧憬,也抒发了对社会、人生和命运的感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性。
頳肩携担又催程,雨许孤灯照壁青。破县残更误传晓,马行十里见明星。
五年黄阁掌陶甄,忧国翻成两鬓斑。初到庙堂温树冷,暂收霖雨岳云闲。春园领鹤寻芳草,小阁留僧画远山。惟有门生苦求见,竹斋花院一开关。
六龙承驭。紫坛平、瑞蔼葱笼拥神都。肃环卫、严貔虎。鸡人行漏传呼。灵景霁、星斗临帝居。旷天宇。微风来、翠幄绕相鸟。对越方初。笳鼓震,饶箫举。阳律才动协气舒。氛祲交祛。物昭苏。抚瑶图。柴类精诚,当契唐虞。思前古。泰平承多祐。包戈偃革,柔远咏皇谟。称文武。四表覆
有唐曾宿万家兵,节制东南十一城。此若得人无寇盗,昔之为守尽公卿。
开花借水,信天姿高胜,都无俗格。玉陇娟娟黄点小,道书:玉女鼻端有黄点。依约西湖清魄。绿带垂腰,碧簪_髻,索句撩元白。西清微笑,为渠模写香色。常记月底风前,水沈肌骨,瘦不禁怜惜。生怕因循纷委地,仙去难寻踪迹。缥槛深栽,彤帏密护,不步轻抛释。等差休问,未容梅品
休日不自休,骑马踏荒径。却扇受景风,今朝我无病。春云閟晨耀,群绿澹相映。山川与朝市,一动自一静。九衢行万人,谁抱此怀胜。不得与之语,萧萧寄孤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