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普照诗》

欲雨春岚重,微风松韵清。
泊舟古观下,卧听山鸟声。
行乐惬幽步,访僧舒远情。
仙翁遯世久,岩壑自峥嵘。
丹灶颇可识,故基犹未平。
何当遯世网,来此饭黄精。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作品评述

《普照诗》是宋代张嵲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雨后的景象,以及作者在山水之间的悠然自得和追求清净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欲雨春岚重,微风松韵清。
泊舟古观下,卧听山鸟声。
行乐惬幽步,访僧舒远情。
仙翁遯世久,岩壑自峥嵘。
丹灶颇可识,故基犹未平。
何当遯世网,来此饭黄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雨后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愉悦和对清净心境的追求。

首句“欲雨春岚重,微风松韵清”,通过描绘春天的雨雾和微风中松树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这里的“欲雨”意味着雨即将来临,增添了一种期待的情绪。

接下来的两句“泊舟古观下,卧听山鸟声”,表达了作者停舟在古观之下,躺卧在那里,静静地聆听山鸟的歌声。这种闲适自得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心境中。

第三句“行乐惬幽步,访僧舒远情”,表明作者在这个幽静的环境中散步,欣赏自然景致,并与僧人交流,分享彼此的情感和心境。这里的“行乐”和“访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与享受。

倒数第二句“仙翁遯世久,岩壑自峥嵘”,描绘了一个遁世的仙翁(指僧人)久居在这峥嵘的山岩之间,与尘世隔绝,追求超脱。

最后两句“丹灶颇可识,故基犹未平。何当遯世网,来此饭黄精”,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遁世的地方,远离繁杂的尘世,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净化。其中提到的“丹灶”和“黄精”都是与修炼养生有关的符号,暗示着作者对身心健康和精神修养的追求。

整首诗以平和、宁静的笔调,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求宁静和远离尘嚣的心境。通过山水、松韵、鸟声等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妙和安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遁世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给人以内心的宁静与静谧的感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定叟弟频寄黄蘖仰山新芽尝口占小诗适灾患亡》

    集云峰顶风霜饱,黄蘗洲前水石清。不入贡包供玉食,只应山泽擅高名。

  • 《高士咏·郑商人弦高》

    卓哉弦高子,商隐独摽奇。效谋全郑国,矫命犒秦师。赏神义不受,存公灭其私。虚心贵无名,远迹居九夷。

  • 《竹堂秋雨》

    秋雨滴寒竹,主人魂梦清。客来听未惯,认作打篷声。

  • 《和胥门闲泛》

    细桨轻撶下白蘋,故城花谢绿阴新。岂无今日逃名士,试问南塘著屟人。

  • 《鹧鸪天(葭萌驿作·七之二)》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 《雨中九日》

    拄杖从教倚壁间,草堂竹牖亦开颜。有期胜侣冲风至,无限游人载酒还。对雨且看篱下菊,闭门自见意中山。年年南郭登临厌,放得今朝一节闲。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