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阅光阴,边意萧条老境侵。
四府飞书惭过誉,数畴废壤愧初心。
倾怀敢望时情合,论事须思后计深。
髀肉久消筋力倦,但能操笔谢知音。
《乞罢未报承延晋秦庆皆惠书》是宋代李复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光阴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西南北阅光阴,
边意萧条老境侵。
四府飞书惭过誉,
数畴废壤愧初心。
倾怀敢望时情合,
论事须思后计深。
髀肉久消筋力倦,
但能操笔谢知音。
诗意:
诗人以东西南北为象征,意味着他在各个方向上阅读和体验光阴的流转。他感到岁月的流逝使得他的思想变得萧条,境况也逐渐老朽。他自谦地说自己的文才不足以与四位重要的官员相比,但他对曾经犯过的错误和废弃初心的行为感到愧疚。然而,他仍然怀抱希望,希望时机能与他的感情相合,同时他强调在处理事务时需要深思熟虑,注重后果。尽管他的体力逐渐衰退,但他仍然能够运笔,以此表达对懂得欣赏他的知音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身生活和文学成就的反思。诗人将自己的境况与岁月的无情推移相对照,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和衰老的感叹。他自谦地承认自己的文才不足以与官员相比,同时对自己曾经的错误和废弃初心感到内疚。然而,诗人仍然怀抱希望,希望自己的情感与时机相合,同时强调在处理事务时需要深思熟虑。尽管诗人的体力渐衰,但他仍然能够通过笔端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感谢那些懂得欣赏他的知音。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文学道路的思考,展现了他对时光流转和成就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知音的感激之情。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