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

春着湖烟腻,晴摇野水光。
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

作者介绍

唐庚(一○七一~一一二一),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稜(今属四川)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稜县志》卷六),调利州司法参军。歷知阆中县、绵州(同上书卷七)。徽宗大观中爲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四年(一一一○),除京畿路提举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二一)。商英罢相,坐贬惠州。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宋刻本《唐先生文集》卷六《黎民权厝铭》),復官承议郎,还京,提举上清太平宫。宣和三年归蜀,道卒,年五十一。庚诗文精密工緻,有小东坡之称(《文献通志》卷二三七引李壁语)。卒后次年,其弟庾编遗文爲集,卷数不详,已佚。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惠州州学主管郑康佐集当时流传的《寓公集》及闽本、蜀本诗文,编刻《眉山唐先生文集》三十卷(本集郑康佐跋),后世多种抄本、刻本均祖出此本。又有《唐子西文录》一卷。事见《眉山唐先生文集》卷首吕荣义撰《序》,《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唐庚诗,以宋刻《唐先生文集》二十卷(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参校明嘉靖任佃刻《唐先生集》七卷(简称任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雍正汪亮采南陔草堂活字印本《唐眉山集》二十四卷(简称汪本,藏北京图书馆)、《四库全书·唐子西集》二十四卷(称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是宋代诗人唐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笼罩着湖面的烟雾,晴天里野水波光摇曳。
青青的草地上依然有雨水的痕迹,紫色的山峦更显倾斜的夕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暮色降临时所见的景色。诗人描述了春天的湖面被烟雾所笼罩,让人感到朦胧迷离。而在晴朗的天空下,野水波光闪烁,映照出明亮的光芒。草地上依然留有雨水的痕迹,暗示着刚刚过去的雨季。山峦呈现出紫色的色调,更加突显夕阳的倾斜。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美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对春天湖面烟雾和晴天野水光影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和瞬息万变的美。诗中的草青过雨、山紫斜阳,通过色彩和光影的交融,给人以深深的印象。全诗以景写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生命瞬息即逝的领悟。

此外,诗词的标题《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暗示了诗人在归途中的心境。栖禅指的是寺庙中的禅房,诗人可能在寺庙中静心修行或寻找心灵的寄托。而暮归则表明诗人在傍晚时分离开此地,返回人世间的喧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归途中的思考和感悟。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瞬息即逝的领悟和对大自然的敏感之情。

  • 《赋得秋柳》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老去桓公重出塞,罢官陶令乍归家。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日又斜。

  • 《秋胡妻》

    陌上桑叶稀,家中蚕正饥。妾心知采桑,安知使君谁。结发为人妇,几年守空帏。妇义不移天,黄金欲何为。老姑倚门久,不待盈筐归。为妾谢使君,风化关庭闱。

  •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横石滩头古钓矶,绿波击破雪花飞。老翁识得鱼争处,手把纷竿满意归。

  • 《题猿石手卷二首》

    空山暮雨,枯木晓霜。此处闻声,若为断肠。

  • 《社日》

    四郊社鼓响枫林,朝雨方晴晚复阴。稚子求聪多啖藕,佳人怕拙例停针。饭争簇巧毋嫌杂,酒正逢时莫厌斟。为问年年鸿与燕,去来相避果何心。

  • 《赠归客》

    囊橐依然负,烟波豁尔游。穷秋多雨水,归棹几汀洲。舣月无言坐,听梧不解愁。退耕应在念,肯向客途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