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饵商量全孕麦,衣裳消息半芽桑。
山堂草色梦魂远,官路柳丝心绪长。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祁门道中即事》是宋代文人曹彦约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祁门道上的所见所感,通过对物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的第一句描述了一个商人在商讨饼饵的事情,全孕麦表示麦子已经全部孕育成熟,意味着收获丰富。这一景象展示了商人们忙碌劳作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丰收的喜悦。
第二句描绘了衣裳消息半芽桑,意指新的丝绸面料已经生长了一半。这里的衣裳消息可以理解为丝绸的生产,而芽桑则指桑树的新芽。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场景中。
接下来的两句以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山堂草色梦魂远,体现了作者的思绪在山堂间的草色中游离,梦想的远方使他的心灵得到了满足和平静。
最后两句以官路柳丝心绪长,将视线转移到作者对官道的观察和感受上。官路代表了社会的喧嚣和纷乱,而柳丝则象征着柔软和寂静。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思考的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琐事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索。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自身的情感与外部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意境的氛围。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同时也能够在景物描写中体味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
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秋风慄憀宋玉宅,湍波磕涌三闾祠。行人莫蚩我邦陋,离骚千古芳菲菲。使君玉立笋班上,得州如斗不薄之。冠峨切云佩陆离,欲与二了论襟期。官居仿佛蓬岛似,翠雾白云山四围。向来专怀须岩壑,爱此線溜来逶迤。搜岩剔薮作幽事,便有一派银河垂。酿泉为酒旨且冽,环滁之乐同一时。
垅上痿人卧槁苗,频年郡国诉诸朝。雨师不为苍生起,只纵晴虹作旱妖。
柳老抛绵后,梅酸着骨时。
漱石先生难可意,啮毡校尉久无朋。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李陵。
师年过七十,万事总无心。猿鸟窥禅性,鱼龙避梵音。烟消香篆冷,霜入鬓根深。手种庵前树,苍苍十丈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