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起潜观心四绝词旨俱胜仍用非字奉酬以尽愚衷》

耻过如何更作非,观心须识动之微。
一朝透脱无疆界,处处吾家不用归。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起潜观心四绝词旨俱胜仍用非字奉酬以尽愚衷》是宋代钱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耻过如何更作非,
观心须识动之微。
一朝透脱无疆界,
处处吾家不用归。

诗意:
作者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于自身行为的反思和对观察内心的思考。诗词中提到了耻辱的过错,作者在问自己如何能够继续犯错。他认为观察内心需要细微的觉察,对心灵的动态变化要有敏锐的感知。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一种超越个人的境界,当心灵得到觉悟之时,就能超越一切的限制和界限,不再拘泥于特定的地方或归属。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行为和内心观察的深思。诗词首先提到了耻辱和过错,表明作者对于自己的过失感到羞耻和惋惜。接着,通过"观心须识动之微",作者强调了观察内心需要对微小的变化和细微的感受有所敏感,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心。最后,诗词以"一朝透脱无疆界,处处吾家不用归"来表达一种超越个人的境界,当心灵得到觉悟之时,就能超越一切的界限和归属,不再拘泥于特定的地方或归属。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成长和内心觉悟的追求,让人感到思考和启发。

  • 《短歌行》

    推弦拂柱,歌我浩曲。浩曲未歌,肠中踯躅。青青前溪,可鉴光仪。他心自喜,我心自悲。河中有船,不载客还。尊中有酒,不令客欢。栖栖何者,归以为期。絺衣生虱,鞋袜多泥。世人结交,安得常好。他乡寄食,安得常饱。主人良贤,客兴愁叹。报恩虽易,受恩实难。野鸡喔喔,夜长不

  • 《道士程用之为余传神因题》

    貌古神疏画本难,因师心妙发毫端。无功可上凌烟阁,留取云山静处看。

  • 《题王大令保母帖》

    大令书法美少年,玉函金签随飞烟。累累一百又五字,岂意近出黄閍砖。字奇文古两超绝,保母从兹倾众帖。谁将瓦合嘲玉碎,一片孤衷本相接。快剑横斫铁山摧,戏龙猛蹴银河欹。方庭无月天地黑,仰视别有星离离。浪言贞石志千载,不及永和窪砚在。白石已仙千里死,千百人中几人爱。

  • 《偶成》

    野性耽迂百念轻,幽栖随处得怡情。山依南郭家林好,水入西庄客舍清。暖日野花常护鹿,春风汀柳不辞莺。年来梦里添游乐,也逐渔樵结伴行。

  • 《摄事十三首》

    肃肃清尘,昭事祖匀。粢盛苾芳。四海来祭。皇灵格思,令容有睟。隆福孔皆,以克永世。

  • 《中秋月》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