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淇上别业》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
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
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
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

作者介绍

高适,字达夫,渤海蓚人。举有道科,释褐封丘尉,不得志,去游河右。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掌书记,进左拾遗,转监察御史。潼关失守,适奔赴行在,擢谏议大夫,节度淮南。李辅国谮之,左授太子少詹事,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进成都尹、劒南西川节度使。召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二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适喜功名,尚节义,年过五十,始学为诗。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传诵。开、宝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集二卷,今编四卷。

作品评述

《淇上别业》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离开繁忙的世界,来到淇水上的一片别业,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和恬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
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
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
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

诗意和赏析:
诗词开篇以“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描绘了诗人离开喧嚣的城市,来到淇水边的一片别业。这里的环境宜人,有茂密的桑林和宽广的田地。接着描写了庭院里的鸭子喜欢雨水,邻居家的鸡知道天色渐晚。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诗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野人在这片别业中种植秋菜,开垦古老的原野。这里的野人代表了朴素的农民,他们勤劳耕种,过着简朴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与繁忙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表达了诗人对繁忙的世界的远离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选择了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宁静和自在。这种追求自然和宁静的心态,也是唐代士人追求自由和超脱的心理状态的体现。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自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繁忙世界的远离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自由和超脱的追求。

  • 《刘子高赠王明善依韵以和》

    匡庐之山瀑布泉,老子结社来何年。林间经罢常随鹿,云外樵归或遇仙。坐石有时巾挂树,焚香终日袖携烟。市南别有秋江水,种得花开总是莲。

  • 《和张少卿丈再到洛阳》

    当年曾任青春客,今日重来白雪翁。今日当年已一世,几多兴替在其中。

  •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诗境千梅匝草堂,参军今又课梅忙。悬知句子追群谢,每见乡人说季方。处士骨寒谁得髓,老夫鼻塞尚闻香。诸君摘出惊人语,玉篴横吹入乐章。

  • 《诉衷情》

    初开江月透双林。隐映素波深。风恬湛然莹净,清夜好知音。白醪酒,自然斟。信时吟。无萦无系,豁畅开怀,一任浮沉。

  •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

    诏书征拜脱荷裳,身去东山闭草堂。阊阖九天通奏籍,华亭一鹤在朝行。沧洲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今日却回垂钓处,海鸥相见已高翔。

  • 《临江仙(杜安人生日)》

    九十秋光三十八,新居初度称觞。青衫彩服列郎娘。孙枝无处著,犹欠两东床。尽是当年亲手种,如今满院芬芳。只凭方寸答苍苍。个中无尽藏,谁弱又谁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