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歷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復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祕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勅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者流,时论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淇上田园即事》
屏居淇水上,
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
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
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
荆扉乘昼关。
中文译文:
我居住在淇水之上,
东方野地广袤没有山。
太阳落在桑柘树外,
河流明亮在闾井之间。
牧童望着村庄远去,
猎犬随着人返回。
静谧的人又有何事,
闭上荆扉度过白昼。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淇水畔的田园生活。诗中没有山峦的描绘,但凭借着太阳的光照和河流的明亮,让这片东方野地显得宽广而明朗。诗人看到牧童驱赶着牛羊朝村庄走去,猎犬也跟随着人一同归还。而作者自己则安静地度过这样一个平凡的日子,无事可做,只需闭上门扉,静静地等待着明天的到来。
赏析:
《淇上田园即事》以简练的语言展现出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整个诗篇没有夸张的修辞与华丽的词藻,却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平和的情感。这首诗在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同时,诗中未明言的暗示为诗篇增添了更多的想象空间,给读者留下了思考与回味的余地。整首诗以宁静、恬淡的氛围赋予人以心灵的安宁和愉悦感,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独特魅力。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
揉云剪水作风毯,夜落连明肯便休。旧说六花元未试,偶看一片上驼裘。
但能为我送苔梅,何必新诗手自裁。若使能诗有奇句,无因送与冷官来。
缓辔微吟自不催,看山下马想徘徊。阳春白雪久不听,日暮碧云殊未来。已戒儿童篘熟酒,更勤风雪化新梅。云间飞舄何时下,抑郁孤怀迟一开。
朝阳升东隅,照此庭下桐。菶菶复萋萋,居然古人风。疏柯于玉耸,密叶翠羽蒙。午景疑余清,夕照留残红。雨响甍栋外,风生户牖中。主人政多暇,步赏常从容。终当致威凤,览德鸣嗈嗈。又将施五弦,解愠歌帝宫。
一番好雨润桑麻,和气欢声十万家。太守劝农才出郭,老农含哺竞随车。土膏泽泽地宜稻,云物阴阴天养花。愿得四方无旱潦,尽教乐岁似东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