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龙城乐事多,楼头乞巧傍青娥。
今年织女知何处,不见星郎送渡河。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七夕日宿长江》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年龙城欢乐事情多,我站在楼顶向青娥讨要巧媚。今年七夕节,织女知道他在哪里呢?却不见星郎来送她渡过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以及两位传说中的人物——织女和牵牛(亦称星郎)之间的遥远分离。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去年在龙城(古代传说中的织女居住地)庆祝七夕节的欢乐事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他站在楼顶上,期待着与织女相会,向她讨要巧媚。然而,今年的七夕来临,诗人却不知道织女所在的具体位置,星郎也没有来送织女过河。这表达了诗人对分离的痛苦和对未能与所爱之人团聚的失望。
《七夕日宿长江》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通过描绘七夕节的景象,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传统的浪漫爱情故事相结合。诗中的织女和牵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爱情神话人物,他们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和坚贞。诗人通过对织女和牵牛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真挚爱情的追求。
《七夕日宿长江》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情地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和诗人内心的痛苦。通过传统的爱情神话元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诗人展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分离的苦痛,使读者在共鸣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病著形骸冷更慵,短檠宁复有新工。异时邂逅相逢处,应叹依然旧阿蒙。
江山无古今,阐发自我辈。心期得地胜,有目皆一快。负郭西缭川,众流翕以汇。水光开三面,结屋此其最。嚣尘劃清漪,景象极爽垲。泓澄湛寒碧,潭影尤可爱。岩前列烟树,翠色聊不解。盘坳石下瞰,林立错奇怪。雄观喜新获,旷境了无碍。人谋孰使然,天作若有诗。学宫尔多士,游息
相随步步见还难,墨刷骅骝锦绣鞍。一夜遍行南赡部,天明依旧立江干。
物我本虚幻,世事若俳谐。功名富贵,当得须是个般才。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与吾侪。寄语旧猿鹤,不用苦相猜。醉中适,一杯尽,复一杯。坐间有客,超诣言笑可忘怀。况是清风明月,如会幽人高意,千里自飞来。共笑陶彭泽,空对菊花开。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窈窕山头井,潜通伏涧清。欲知深几许,听放辘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