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穿针夜向分,楼头月落尚炉薰。
凭谁为觅机边石,留取支床卧白云。
诗词:《七夕》
朝代:宋代
作者:朱继芳
中文译文:
儿女穿针夜向分,
楼头月落尚炉薰。
凭谁为觅机边石,
留取支床卧白云。
诗意和赏析:
《七夕》是一首宋代朱继芳创作的诗词,它描绘了一个浪漫而忧伤的爱情场景。这首诗词以七夕节为背景,以夜晚的情景为线索,表达了爱侣之间的相思之情和无法相聚的痛苦。
首句“儿女穿针夜向分”,表达了情侣们在夜晚相互思念,彼此分隔的痛苦。这里的“穿针夜向分”意味着他们通过线穿针以象征心灵的相通,但又因夜晚的分隔而无法真正团聚。
接着,“楼头月落尚炉薰”,描绘了月亮下楼顶上的炉烟袅袅,烟气被风吹散。这一景象将诗词的情感氛围进一步加强,炉薰的烟雾象征着情侣之间的思念与渴望,而随风而散的烟雾则暗示了无法实现的心愿。
接下来的两句“凭谁为觅机边石,留取支床卧白云”,表达了诗人对于相聚的期盼和留恋之情。这里的“机边石”指的是寻找一个可以相聚的机会,而“支床卧白云”则描绘了情侣们相依相偎的场景,白云象征着纯洁和幸福。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情侣之间的深情厚意和无奈离别的悲伤。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隐喻,诗人将爱情与自然景物相融合,表达了对于爱情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情感抒发,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深情和对爱情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雨前无物撩眼界,雨里道边出奇怪。数茎枯菌破土膏,即时便与人般高。撒开圆顶丈来大,一菌可藏人一个。黑如点漆黄如金,第一不怕骤雨淋。得雨声如打荷叶,脚如紫玉排粉节。行人一个掇一枚,无雨即阖有雨开。与风最巧能向背,忘却头上天倚盖。此菌破来还可补,只不堪餐不堪煮。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东朝渊塞曾无匹,西宫才略称第一。 恩泽何曾逮外家,咨谋往往闻温室。 亲王辅政最称贤,诸将专征捷奏先。 迅归欃抢回日月,八方重睹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抬镜仍嫌重,更衣又怕寒。宵分未归帐,半睡待郎看。
绕堤莎草绿纤纤,老里吟情觉未厌。应是踏青天气近,柳条多插野人檐。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