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里下山蹋榆皮, ——颜真卿
莓苔石桥步难移。
——皎然
芜荑酱醋吃煮葵, ——刘全白
缝靴蜡线油涂锥。
——李崿
急逢龙背须且骑。
——李益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长安人。博学,工辞章,事亲孝。开元中举进士,又擢制科,调醴泉尉。累迁殿中侍御史,忤宰相杨国忠,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明皇大喜,即拜户部侍郎。肃宗即位灵武,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河北招讨採访处置使。至德二年,朝于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军国之事,知无不言,为宰相所忌,出为冯翊太守,改蒲州刺史。御史唐旻诬劾,贬饶州刺史。旋拜浙西节度使,召入为刑部侍郎,李辅国衔之,贬蓬州长史。代宗立,起为户部侍郎,除荆南节度使。未行,改尚书右丞,寻除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封鲁国公。与元载不合,贬峡州别驾,改吉州司马,迁抚湖二州刺史。载诛,擢刑部尚书,进吏部。卢杞当国,益恶之,改太子太师。李希烈陷汝州,杞奏遣真卿往谕,拘脋累岁,不屈而死。赠司徒,謚文忠。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诗一卷。
《七言滑语联句》
雨里下山蹋榆皮,
颜真卿莓苔石桥步难移。
皎然芜荑酱醋吃煮葵,
刘全白缝靴蜡线油涂锥。
李崿急逢龙背须且骑,
李益
【中文译文】
雨中下山,踩着湿滑的榆皮,
颜真卿在长满青苔的石桥上步履艰难。
明亮的月光下,用美味的芜荑蘸酱醋,煮着葵。
刘全白精心缝制靴子,涂抹着蜡线和油。
李崿匆匆遇到了传说中的龙,急需上去骑一骑。
李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以滑语联句的形式展示了一系列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每一句都描绘了不同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句描述了下雨天下山的场景,强调了地面湿滑,踩在榆树皮上需要小心翼翼。
第二句通过描绘颜真卿自己在石桥上行走的艰辛,展示了他坚毅的个性和胆识。
第三句以明亮的月光下,使用美味的芜荑蘸酱醋煮葵的场景,表达了美食与自然的结合。
第四句刻画了刘全白专注地缝制靴子,用蜡线和油来保持靴子的质量,展现了他对手工艺的精益求精态度。
第五句描述了李崿急于上龙背骑行的场景,显示了他勇敢冒险的品质。
最后一句以李益的名字作为结束,使整个诗篇形成了一个有关生活和人物形象的联想。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不同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串联起来,展示了丰富的生活细节和个人特色。通过这些描写,颜真卿展示了对世间万事的观察和把握能力,以及对真实人物和生活场景的隽永凝练的表达。
去年今日,踪迹留金水。乘兴挈朋侪,游赏遍、南峰佳致。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而今寂寞,独处山林里。欲去恨无因,奈阻隔、川途百里。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我老畏作病,杯酒久不持;读书寒雨中,比夕颇思之。呼童欲洗酌,顾以病自疑。清坐叹寂寞,痛饮愁淋漓。三爵醒醉间,此理当徐思。一掬琴高鱼,且复伴吾儿。
凉叶辞风,流云卷雨。寥寥夜色沈钟鼓。谁调清管度新声,有人高卧平阳坞。草暖沧洲,潮平别浦。双凫乘雁方容与。深藏华屋锁雕笼,此生乍可输鹦鹉。
万州溪西花柳多,四邻相应竹枝歌。问君今夕不痛饮,奈此满川明月何!
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对日犹分势,腾天渐吐灵。未高烝远气,半上霁孤形。赫奕当躔次,虚徐度杳冥。长河晴散雾,列宿曙分萤。浩荡英华溢,萧疏物象泠。池边临倒照,檐际送横经。花树参差见,皋禽断续聆。牖光窥寂寞,砧影伴娉婷。幽坐看侵户,闲吟爱满庭。辉斜通壁练,彩碎
岁暮天寒,一剑飘然,幅巾布裘。尽缘云鸟道,跻攀绝顶,拍天鲸浸,笑傲中流。畴昔奇君,紫髯铁面,生子当如孙仲谋。争知道,向中年犹未,建节封侯。南来万里何求。因感慨桥公成远游。叹名姬骏马,都成昨梦,只鸡斗酒,谁吊新丘。天地无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么休。平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