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憩楹塘驿二首》

夹路黄茅与树齐,人行茅里似山鸡。
长松不与遮西日,却送清阴过隔溪。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憩楹塘驿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地方的悠闲和舒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夹路黄茅与树齐,
人行茅里似山鸡。
长松不与遮西日,
却送清阴过隔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描述了路旁的黄茅和树木,它们高度相等,仿佛在迎接行人。诗人将自己比作山鸡,行走在茅草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一棵高大的松树,它不遮挡西方的阳光,反而将清凉的阴影送到隔溪的地方。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描述松树的高洁和慷慨,它不仅不妨碍阳光的照射,还将清凉的阴影送给了溪水对岸的人们。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己与自然的融合,诗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舒适宁静生活的追求。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舒适和愉悦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 《汀州》

    元丰陈汀州,见谓黄太史。年登境无蝗,政恐不相似。

  • 《松源山》

    征途未尽弋阳西,且过松源九节溪。烟雨蒙蒙山色好,鹧鸪更与尽情啼。

  • 《句》

    若是道人头不白,老人当日合乌头。

  • 《送丁廓秀才归汝阴二首》

    好去翩然丁令威,昔人且在不应非。淮云岂与辽天阔,想复留情故一归。

  • 《百舌》

    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 《颜北城有约看梅徘徊花下》

    千林共摇落,老树独蜿蜒。玉立无人处,黄昏欲雪天。临风情脉脉,倚竹静娟娟。身世寒香裹,相看意已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