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

凉飙呼不来,流汗方被体。
稀星乍明灭,暗水光弥弥。
香风过莲芡,惊枕裂鲂鲤。
欠伸宿酒余,起坐濯清泚。
火云势方壮,未受月露洗。
身微欲安适,坐待东方启。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夏季的炎热和作者在船中的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
凉风呼啸却不来,只有炎热环绕身体。
星星点点若隐若现,暗水闪烁不定。
夏日的香风吹过睡莲和芡实,
我惊醒,汗如雨下,身体像是被撕裂的鲂鲤。
伸个懒腰,余酒尚存,起身坐下,洗涤清凉的波浪。
火云蔓延壮观,尚未被月露洗净。
我身微弱,渴望得到安适,坐等着东方的启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苏轼在夏季的七月一日从城市出发,乘船旅行的情景。夏天的炎热使他感到非常不适,凉风也无法吹来,只有炎热环绕。夜晚的星星点点,水面上的光影闪烁,形成一种幽暗而迷人的景象。夏日的香风吹过睡莲和芡实,打破了他的沉睡,汗水如雨般流下,身体感觉像是被撕裂的鲂鲤一样疼痛。苏轼伸个懒腰,身上还残留着余酒的香味,他起身坐下,在清凉的波浪中洗涤身心。天空中的云彩像火一样燃烧着,壮观而威严,尚未被月亮的露水洗净。在这样微弱的状态下,他渴望得到安适,坐等着东方的启明。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夏季的炎热和作者在船中的感受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体验。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夏日的炎热,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苦闷和不适,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他用凉风不来、炎热环绕、汗水如雨等形象的表达,生动地表现出夏日的酷热和作者的痛苦。

诗中的描写不仅限于外在的景物,还包含了作者的内心感受。他在夜晚的星光和水面上的光影中感到一种幽暗的美感,这种美感又与他疼痛的身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身体感觉像是被撕裂的鲂鲤,这种表达方式既强调了他的痛苦,也突出了他对美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感悟。

最后,诗中的东方启明象征着新的希望和开始,作者期待着东方的启明能给他带来安适和新的起点。这种期待和渴望在夏日酷热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强烈。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炎热、星光、水面、香风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夏季的船上的感受和情绪变化。同时,通过对身体的痛苦和渴望的描写,传递了作者对舒适和新的希望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炎热的真实感受,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词给人以闷热、湿润、渴望和苦闷的感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思想。

  • 《经严子陵钓台作四首》

    道闭宁濡足,时平亦括囊。故人登世帝,清濑自吾乡。渭叟非真钓,商奴是诈狂。先生不可问,天外一鸾翔。

  • 《梅花喜神谱·欲开八枝》

    苏秦鞭疋马,六国饱风烟。累累悬肘下,郭外惭无田。

  • 《胡无人》

    洛阳一少年,善达古今事。意欲隳单于,慨然陈五饵。当时长安以为笑,今日施行获其利。信哉敢谓胡无人,岁岁叩关来请吏。

  • 《梦》

    欲辨今亡孔与黄,乃占未卜是何祥。鹿蕉覆处难分郑,蝴蝶飞来已化庄。树底君臣浮绿蚁,枕中勋业饭黄粱。唯应一笑希夷叟,尘世茫茫叹夜长。

  • 《及第后答潼关主人》

    本欲云雨化,却随波浪翻。一沾太常第,十过潼关门。志力且虚弃,功名谁复论。主人故相问,惭笑不能言。

  • 《兰亭序墨本》

    文皇嗜好非声色,偶爱兰亭亦其癖。河南犹恐后来闻,竟使昭陵饿真迹。世閒能悟知几人,墨本珍传意愈勤。有似春云隐明月,光影还到行江分。法曹得此深恨晚,有客携从大梁远。多言南渡罕曾见,大胜薛家蝉翼本。嗟我学书从少年,较计点画分媸妍。老拈撅笔万事懒,忽见锦轴心凄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