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水有奇观,山蝉发清歌。
穹林翠光合,深谷凉风多。
孤游正寂历,伫立久婆娑。
平生颇须此,欲去意如何。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七月一日独游顶山上方院》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七月一日独自游览顶山上方院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离别的迟疑之情。
诗中描述了涧水的奇观和山蝉清脆的歌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穹林翠光合,深谷凉风多",描绘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和深谷中凉爽的微风,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孤游正寂历,伫立久婆娑"表达了作者独自游览山野的心境,孤独而寂静,久久地停留在这里。"平生颇须此,欲去意如何"表达了作者对这样的独立自由的旅行方式的喜爱,但同时也有离别时的踌躇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和独游的心境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犹豫和无奈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独立的向往,以及在离别时的犹豫和不舍之情,给人一种闲适宁静的感受,启发人们对自然与自由的思考。
吾友张文潜,君行乃其里。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闻风起遐想,意作千古士。不知尘土中,奴椎婢不齿。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勿问见自知,未语君已憙。与游今已後,行矣勿停轨。
生于碛砺善驰走,万里南来困丘阜。青菰寒菽非适口,病闻北风犹举首。金台已平骨空朽,投之龙渊从尔友。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
短后衣装腰宝刀,空言无实世滔滔。掉齐虏舌何其易,斩郅支头岂不豪。异代武夫犹夺气,当时文吏苦吹毛。汉廷谁是持衡者。只罪邀功不赏劳。
千顷山中月,三黄顶上云。相看无一语,今日喜逢君。
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飘风过无时,舟楫敢不系。回塘澹暮色,日没众星嘒.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鄙夫亦放荡,草草频卒岁。斯文忧患馀,圣哲垂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