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祈雨》

六月不雨至七月,草木脆乾石欲裂。
方士画符如画鸦,呵叱风伯鞭雷车。
九天云垂海水立,骄阳化为雨三日。
万口竞夸方士灵,彼亦自谓吾符神。
谁知水旱皆天数,贪天之功天所恶。
吾心修德可弭灾,大抵雨从心上来。
桑林自责天乃雨,岂在区区用方士。

作者介绍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祈雨》是宋代于石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夏季干旱的景象,以及人们通过祈雨仪式来期望降雨的场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月无雨一直到七月,草木干枯石头快要破裂。方士画符就像画乌鸦,呵斥风神鞭打雷神。九天的云垂下来,海水竖立起来,炎热的太阳变成了三天的雨。万口人争相夸奖方士神奇,他们自称他们的符咒具有神奇的力量。谁知道水旱都是天命,贪图天的功劳就会招致天的怒气。修身养德才能消除灾难,总的来说,雨水取决于个人的心灵。桑林自责,认为天应该下雨,岂能依赖区区的方士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干旱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思考和对方士祈雨行为的质疑。诗中描绘了干旱的严重程度,形容草木干枯、石头快要破裂,突出了干旱对大地的毁灭性影响。方士画符、祈求风神和雷神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无助和求助于神灵的愿望。

然而,诗人通过对方士及其行为的描述,表达了对这种祈雨仪式的怀疑和批评。他认为水旱和雨水都是天命,方士所做的一切只是徒劳无益,甚至会激怒天神。诗人提出了修身养德的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自身的修行和善行,才能获得灾难的缓解和平安的到来。

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自然灾害的关注和对方士祈雨行为的反思。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于灾难的无奈和对于人们盲目求助于神灵的警示,强调了个人修身养德的重要性。通过批判方士的方式,诗人提出了一种理性的态度,呼唤人们应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依赖外在的力量。

  • 《醉乡》

    三宿酣神酎,乡名因此呼。山中千日者,自合是仙都。

  • 《苦雨》

    连月奔趋祷雨坛,即今积雨厌蒙漫。苍天信自有时漏,后土不知何日乾。坐想田畴沦沼沚,忍闻升合换罢纨。纵阳援溺知无术,惭愧身为抚字官。

  • 《牵牛织女》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初筵裛重露,日出

  • 《同樊润州游郡东山》

    北固多陈迹,东山复盛游。铙声发大道,草色引行驺。此地何时有,长江自古流。频随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 《苕溪杂兴四首》

    笔判虚空也太奇,古今天下几多诗。虚空判了元无尽,信手拈来自不知。

  • 《松菊堂读史五首》

    吾慕斯人不以官,会昌一梦中兴间。何须更作穷愁志,秋雨长时睡正闲。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