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何尝辞郑小,晏婴殊不愿齐衰。
二贤生若得其地,才业当为王者师。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齐郑吟》是一首宋代邵雍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子产何尝辞郑小,
晏婴殊不愿齐衰。
二贤生若得其地,
才业当为王者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邵雍对两位伟大人物子产和晏婴的赞美与景仰。
首句"子产何尝辞郑小"指的是子产(子产即子产之才,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并未轻视齐国的地位,尽管他在郑国享有声望。他并没有因为郑国的小而辞别郑国,这显示了他的宽容和明智。
第二句"晏婴殊不愿齐衰"指的是晏婴(晏婴即晏婴之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对齐国的兴衰非常关注,他并不希望齐国走向衰落。这句表达了晏婴的忧国忧民之心。
下半首的两句"二贤生若得其地,才业当为王者师"表达了邵雍对子产和晏婴的敬佩。邵雍认为如果这两位伟大的政治家生活在适当的时代,他们的才华和成就将使他们成为君主的良师益友。
这首诗词通过对子产和晏婴的赞美,表达了邵雍对他们的崇敬和敬仰之情。它展示了邵雍对伟大人物才能和功绩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思考和对理想政治家的向往。
烧罢心香午夜阑,玉纖轻捻剪刀寒。衣成恐不如郎意,独着灯前照影看。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湘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碧草。春至不知湖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
趋寺松杉夹径栽,解鞍流憩得莓苔。尘昏金篆牌犹挂,灯暗纱笼殿不开。老鹤就凉临古井,幽禽寻食下生台。诗成漫记檐间柱,去矣何时复此来。
万事无心一钓竿,三公不换此江山。平山误识刘文叔,惹起虚名满世间。
槐绿阴初合,榴繁艳欲然。翠筒传角黍,喜节庆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