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尔停车久,偷生恐未然。
皇威三令后,民瘼万端前。
貔虎烟尘地,猩鼯雨雾天。
监官有老眼,巢幕暂狂颠。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遣将追贼何公桥》是宋代诗人曹彦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将领在战乱中思考自身处境的场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迟尔停车久,
偷生恐未然。
皇威三令后,
民瘼万端前。
这首诗词的开始是将领迟疑不前的描写。将领在战场上停下了车辆,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他担心自己的生命可能随时会被夺去,因为他的生存处境非常危险。
皇威三令后,
民瘼万端前。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皇帝的威令已经传达到了将领的耳中,民众的苦难也已经达到了极点。这里展现了战争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景象。
貔虎烟尘地,
猩鼯雨雾天。
监官有老眼,
巢幕暂狂颠。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战场上的景象。"貔虎烟尘地"指的是战场上烟尘弥漫的景象,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猩鼯雨雾天"则是形容战场上阴云密布、雨雾弥漫的情景,给人一种阴冷而凄凉的感觉。
最后两句"监官有老眼,巢幕暂狂颠"是将领对战争形势的观察和思考。将领认为有些监官具备睿智的眼光,能够看清形势,而统帅则暂时失去了判断力,战局变得混乱不堪。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将领在战争中犹豫不决的心理、揭示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景象,以及对战争形势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期的无奈和忧虑。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给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感觉。
凿开千里地,通得一隅天。叠嶂连三峡,重门扼两川。
错错,戏海狞龙,冲霄辽鹤。老慈明,无著莫,笑里重重露拴索。
季札墓傍碑,古称尼父篆。始没春秋义,十字固莫浅。磨敲任牧童,侵剥因野藓。嗟尔後之人,万言书不显。
雪芽近自峨嵋得,不减红囊顾渚春。旋置风炉清樾下,它年奇事记三人。
文成五利老纷纷,方丈蓬莱但可闻。万里出师求宝马,飘然空有意凌云。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