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千秋岁(张文伯生日)》

晓霜初肃。
秋色团芳菊。
榴转紫,柑犹绿。
昨朝吹帽会,未快登临目。
须信道,兵厨准拟三千斛。
采采香盈掬。
泛泛纷浮玉。
红袖捧,清歌逐。
何妨倾坐客,共献长生祝。
归去好,北门夜引金莲烛。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千秋岁(张文伯生日)》
作者:王之道(宋代)

晓霜初肃。秋色团芳菊。
榴转紫,柑犹绿。
昨朝吹帽会,未快登临目。
须信道,兵厨准拟三千斛。

采采香盈掬。泛泛纷浮玉。
红袖捧,清歌逐。
何妨倾坐客,共献长生祝。
归去好,北门夜引金莲烛。

中文译文:
早晨的霜气刚刚肃杀。秋天的色彩团团芳菊。
石榴转为紫色,柑子还是绿的。
昨天的微风吹动帽子,未曾让人心旷神怡。
务必相信,军队厨房已准备了三千斛粮食。

采摘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水面上漂浮着点点玉光。
红袖捧着,清歌相随。
无妨让坐客们倾斜身子,一同献上长生的祝愿。
回去吧,北门夜晚点燃金莲花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之道为张文伯(可能是一位友人或官员)的生日而作。诗人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生日庆祝的场景和自然界的景色。通过表现秋景和庆典,诗人表达了生命的变迁、欢乐和人生的意味。

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如花菊盛开、榴石转色、柑子依然翠绿,展现了季节的转变和自然的美妙。诗人还写到昨天微风吹帽的情景,虽然带来了轻松,但似乎还未能让他感到完全愉悦。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他内心深处的一些不安。

诗中提到了兵厨准备的三千斛粮食,这可能是在描绘宴席的盛大场面,也让人想到庆祝的喜庆氛围。

诗人在描写香气盈溢、红袖捧歌的场景中,展示了庆祝生日的欢乐和轻松氛围。他建议坐客们放开身心,共同献上长寿的祝愿,这种祝愿超越了一年的生日,可能也包含了对友情、人生长寿的美好期望。

最后两句“归去好,北门夜引金莲烛”,意味着庆祝结束,客人们分别回去。北门夜晚点燃金莲花烛,可以理解为继续祝愿,也可以视为对诗人自己的表达,希望友人能继续享有幸福和长寿。

总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生日庆祝的场景和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流转、人情欢乐以及美好祝愿的情感。

  • 《云》

    抱石情虽久,为霖意若何。天心如见用,风力不消多。冷湿朝仙洞,寒迷宿岛窠。飞扬终得路,曾入汉皇歌。

  •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

    好竹逾千个,数茎忽发生。月明连理影,风细合欢声。矫矫双鸳举,悠悠两凤鸣。只应三昧手,彩笔画难成。

  • 《春日遣怀(二首)》

    四顾山河归一统,明君文德似唐尧。幽燕地阔干戈息,吴楚春深雨露饶。中古衣冠存旧制,南来律令有新条。腐儒击壤茅檐下,为拟讴歌答圣朝。

  •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太宗师讨王充窦建德…战武牢第三》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铺施芟夷,二主缚。惮华戎,廓封略。命之vG,卑以斫。归有德,唯先觉。

  • 《颂十玄谈·演教》

    初说有空人尽执,未明理事虚劳力。念来年久转迷情,心不负人徒面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