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忽忽如中酒,短发萧萧不受簪。
四壁应闻长叹息,何人知我此时心。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遣兴三绝》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孤独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老怀忽忽如中酒,
短发萧萧不受簪。
四壁应闻长叹息,
何人知我此时心。
译文:
我的心情像沉醉在美酒之中,
短发凌乱,无法束起。
四周的墙壁似乎能听到我长长的叹息,
但谁能真正了解我此刻的心境呢?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表达了一种无处倾诉的苦闷之情。作者感到自己的内心像是被酒所充盈,仿佛久久不能清醒。他的短发凌乱,不再束起,象征着他内心的纷乱和无奈。四周的墙壁似乎能感知到他长长的叹息,但他却无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感到无人了解他内心的真实状态。
赏析:
《遣兴三绝》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孤独之情,给人一种深深的共鸣。诗中的“老怀忽忽如中酒”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被痛苦所缠绕,无法自拔的状况。短发萧萧不受簪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凌乱和无力。四壁应闻长叹息的形容,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诗情感深沉,文字简练,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它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味到人生中那种无处倾诉的苦闷之感。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
昔人风调谁高,二疏盛日还乡里。公卿祖道,百城围尽,争传佳事。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今世无工,尽置之勿道,焜煌处、独青史。佳甚东阳山水。是昔时、钓游某地。风流脱似,洛中耆老,一人而已。好为霞觞酹,正庭阶、彩衣荣侍。便明朝有诏,启门解说,值先生醉。
道明回诏乐清间,便向中朝脱冕冠。百日秉枢登相府,千年青史表旌桓。泰运正隆嫌气热,干网初整畏冰寒。逍遥唱和多高致,仪象霜风俾后看。
自遣迎君骑,期君指日来。胡为多坎坷,欲动却迟回。望眼凝还断,愁怀郁不开。相过须有早,莫待折寒梅。
振万方明德,疾徐咸可观。铿锵动金奏,蹈厉总朱干。夹进昭威武,申央警宴安。守方推猛士,当用鹖为冠。
年加心地转如灰,书箧经旬亦懒开。诗句偶吟皆感事,文章无用独伤才。秋蝉残韵摇疏树,夕照寒光下古台。闲绕岸莎看野水,暗流红叶不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