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纳纳几邮亭,一舸飘然水上萍。
短发判随秋草白,双眸刚为好山青。
新诗满轴频舒卷,薄酒盈樽自醉醒。
世上功名亦何事,谁能愁损叹漂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遣兴》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乾坤纳纳几邮亭,
一舸飘然水上萍。
短发判随秋草白,
双眸刚为好山青。
新诗满轴频舒卷,
薄酒盈樽自醉醒。
世上功名亦何事,
谁能愁损叹漂零。
译文:
广袤的天地间,邮亭众多,我停驻在其中几座。
独自乘船,漂浮在水面上,如同浮萍。
我的短发,随着秋草的褪色而变白,
我的双眸,就像青山一样清澈明亮。
我写下一首又一首的新诗,频繁地展开卷轴,
我喝着淡淡的酒,杯中的酒液自然而然地使我苏醒。
世间的功名成就又算得了什么呢?
有谁能够使我忧愁、破损、叹息和漂泊失落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闲逸自得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漠和超然。诗人在乾坤之间游走,邮亭如同他停留的驿站,他乘船漂浮在水面上,心境如同浮萍一般悠然自得。诗中用"短发判随秋草白"来形容诗人的颓废和衰老,"双眸刚为好山青"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不断创作新诗,展开卷轴,象征着他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执着。薄酒盈樽,自醉醒,诗人在诗歌和酒中找到一种逃离尘世的快乐和自我满足。他认为世上的功名成就并不重要,对于那些让他焦虑、破损和叹息的事物,他持着淡然的态度,认为它们无法动摇他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豁达超然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追求内心真实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冷静和反思。
光阴倾与篆烟消,十八年华似昨朝。久负君恩惭老大,已衰心力叹飘萧。官闲自可从乡饮,情至因忘对客谣。一笑春红真漫耳,傍人已道色全饶。
空山雪片大如盘,有客远在孤馆眠。翰林喝马不到地,白帝叱驭亲行鞭。疾驱滕六笞飞廉,六花急舞狂且颠。玉皇香案口读宣,深衣大带依然仙。东里先生履欲穿,湿透布袜枵囊缠。高谈雄辩炉亭边,不有义意谁肯前。阳羡山中春信传,两骖已发垂虹鞭。诸君急棹山阴船,子猷逸兴今翻然。
潞公曩自蜀遄归,约仅逾年秉政机。当日燕毛谁与并,后来接踵未应稀。从星元合陪天柱,戴气宁当远日畿。会看传宣燕私第,赐香成雾彩成围。
绿篠欹墙叶叶声,夜凉风细露华清。飘零何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拟向伯伦求酒颂,不知东野解诗鸣。三峰峰下文章伯,应忆当年阮步兵。
将何写幽意,有此古桐声。为问好弹处,谁来听蟹行。
缆解鸥飞处,船移柳影中。林户桃李月,浦溆蕙兰风。酒浅能无醉,歌长惜有终。赋诗聊泚笔,寓意未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