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前以诗答韩三子华後得其简因叙下情》

前者报君诗,妄说良有以。
昔予在京师,多为人所诋。
短章然无工,实未甘艺比。
因君有过褒,聊且发愤悱。
何言敢为师,乃是贵不韪。
平常遭口语,攒集犹毒矢。
此论苟一出,是非必蜂起。
偶尔道瘖聋,多疑已窃指。
虽恃不欺衷,恨未致速死。
安得二顷田,归耕曷为耻。
谁能事州郡,鸡狗徒聒耳。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前以诗答韩三子华後得其简因叙下情》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者报君诗,妄说良有以。
昔予在京师,多为人所诋。
短章然无工,实未甘艺比。
因君有过褒,聊且发愤悱。
何言敢为师,乃是贵不韪。
平常遭口语,攒集犹毒矢。
此论苟一出,是非必蜂起。
偶尔道瘖聋,多疑已窃指。
虽恃不欺衷,恨未致速死。
安得二顷田,归耕曷为耻。
谁能事州郡,鸡狗徒聒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梅尧臣对韩三子华的回答。前者可能指的是韩三子华的一首诗,梅尧臣以此回应,并提到自己曾在京师(指京城,即当时的首都)受到很多人的诋毁。自称短章无工,实际上并不满意自己的艺术才能。然而,因为韩三子华对自己有过褒奖,梅尧臣决定发愤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悲凉之情。

在诗中,梅尧臣表达了自己不敢自称为韩三子华的老师,因为这会被视为不敬之举。他平时受到人们的口舌之毒,攒集起来就像毒箭一样射来。他认为,一旦这种论断一经提出,就必然会引发争议和争议。有时候他会开口说话,但他的话语往往被人误解或指责。虽然他相信自己没有欺骗内心,但他却对自己的懦弱感到遗憾,希望自己能早日离世。

他希望能拥有一块二顷的田地,回去务农,以此为荣。他认为能够在州郡担任职务的人,只会忙于琐事而不会有真正的成就,这些事情只会引起喧闹,没有价值。

这首诗词表达了梅尧臣对自己才能的自我怀疑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他感到自己被误解和诋毁,希望能够回归田园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梅尧臣内心的苦闷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别后再用前韵寄呈明府》

    所困每患失其亲,白首甘为未遇人。饥目屡常昏皂白,晨炊何敢问新陈。强颜愧我犹初仕,策足如君即要津。惜别夜阑重款晤,交情终始暖於春。

  • 《姜特立寄诗编为赋四首》

    少年耽句千篇在,老境忘言半偈无。失喜因君还绝倒,但惊寒雀费隋珠。

  • 《题莱公泉》

    马鞍山下倚吟鞭,慨想前贤古道边。健笔南轩三大字,高风相国一泓泉。征途著句虽无暇,诗版留名自可传。寺主相邀观石刻,呼童汲水取茶煎。

  • 《元佑癸酉秋九月蒙恩补郡维扬十一月到治莅事》

    维扬禹九州,淮南唐四镇。地据江海冲,星占楚吴分。五季剧荒扰,我朝夷僭闰。督府时称雄,守帅选常遴。由来竹符使,莫匪邦家闻。其间九贤者,尤推万人俊。太原文章伯,师友渊源濬。五事陈便宜,七制推典训。屡荐官虽崇,三已色无愠。岐公老藩朝,惠爱浃吴晋。荐士言有味,偃兵

  • 《元宵薇山内弟酒边五首》

    火是人生日用资,难凭回禄做儿嬉。千镫照夜成何事,一点疏防万屋危。

  • 《来上人干延寿院乞颂》

    披蓁卜筑古林阿,百丈心於老病多。照彻有无方得我,缘分生灭不干他。谷云冷抱松根石,山月明悬屋角萝。若子殷勤圆此话,毗耶城里问维摩。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