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梅官柳只供愁,空倚鄱江百尺楼。
待倩天边几鸿雁,为传消息到皇州。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钱仲庸主簿入京三首》是宋代裘万顷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离乡背井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中提到了野梅和官柳,它们作为孤寂的景物象征着寂寞和忧愁。诗人孤独地倚在高楼上,眺望着鄱江,这里有着百尺高的楼阁。这个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心中的孤寂和无奈。他等待着天边的几只鸿雁,希望它们能够传递一些来自故乡的消息,让他了解家乡的变化。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离乡背井的心情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身处陌生的京城,心中充满了孤独和愁绪。通过描绘寂寞的景物和渴望家乡消息的心情,诗人展示了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在赏析这首诗词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离乡之苦和思乡之情。他用简洁而凄美的语言,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通过描绘野梅和官柳以及高楼和鄱江的景色,诗人创造了一种寂寞而忧伤的氛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心情。诗人对几只鸿雁的期待,更加凸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整首诗词通过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离乡背井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让人产生共鸣。
这首诗词深情而含蓄,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离乡背井者的思乡之情。它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将读者带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孤独和思念。在阅读和赏析这首诗词时,读者可以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同时也能够反思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思乡之情。
罗带江流碧玉峰,旧游如梦一星终。烦披石寻题字,定有人能记此翁。
占秋呈瑞。四海杨公子。蹋拖尚带蓬壶体。清新春草句,潇洒兰亭字。宦情少,眠云弄月知心事。此去应无滞。稳步烟霄地。鹏万里,鹤千岁。他年黄阁老,访我清溪醉。青凤舞,贻君万斛瑶花蕊。
心得高明趣,楼开井邑间。巡檐风与月,隐几水兼山。景物因天巧,轩窗占地悭。寒暄俱可至,徒倚不知还。
大道与众往,疾驱祗自尘。徐行听所之,何者非吾身。却过白鹤峰,鸡犬来相亲。筑室依果树,有无通四邻。安眠岂有足,良夜惟恐晨。晨朝亦何事,倦对往来人。
香佩分紫绣囊。野塘波急折鸳鸯。春风灞岸空回首,落日西陵更断肠。雪下哦诗怜谢女,花间为令胜潘郎。从今千里同明月,再约园时拜夜香。
抱琴开野室,携酒对情人。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