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占遵火兆,诅拆谨归诚,渡笮苍猱捷,旋碉墨蚁轻。
养生茶作命,据险石为城。
纵去擒来事,无人是孔明。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羌俗》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卜占遵火兆,
诅拆谨归诚,
渡笮苍猱捷,
旋碉墨蚁轻。
养生茶作命,
据险石为城。
纵去擒来事,
无人是孔明。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羌族的风俗为主题。诗人通过描写羌族人民的卜占祭祀、坚定的信仰和勇敢的行动来表达对羌族文化的赞美。诗中还涉及到养生茶的重要性以及利用险要的石头建立城池的智慧。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孔明的敬佩和对智慧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羌族的风情和文化特点。诗人通过使用象征性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将羌族的卜占祭祀、信仰、行动等方面的特点生动地展现出来。例如,"卜占遵火兆"中的"遵火兆"表明羌族人民相信通过卜占祭祀来预测未来的命运。"渡笮苍猱捷"中的"渡"和"捷"暗示了羌族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果断和勇敢。"据险石为城"则表达了羌族人民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合适的地理条件并运用智慧建立防御工事的能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精练的意象展现了羌族人民的自信、勇敢和智慧。诗人通过对羌族风俗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民族精神的力量。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羌族文化的赞美和对智慧的向往,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理解。
西北有高楼。淡霭残烟渐渐收。几阵凉风生客袖,飕飕。心逐年华衮衮流。花卉满前头。老懒心情万事休。独倚栏干无一语,回眸。鼓角声中唤起愁。
日下芜城莽苍中,湿萤撩乱起衰丛。寒烟陈后长门闭,夜雨隋家旧苑空。星散欲陵前槛月,影低如试北窗风。羁人此夕方愁绪,心似寒灰首似蓬。
我佩绿绮琴,独上麻姑坛。七弦试拂拭,一天星斗寒。仙子为我来,降语五云端。世人知音少,君今休要弹。
园吏乘冬和,荷锄去宿莽。主人因其勤,筑土截荒壤。移枯复窊缺,划径就平广。东北倚高城,巇险不可上。爱彼林木深,便为丘壑想。更待春风归,日探花卉长。但愿多置酒,应得时一往。
知君非我载醪人,终日相随免污茵。赏尽高山见流水,唱残白雪值阳春。中分香积如来钵,对现毗耶长者身。谁拂定林幽处壁,与君图写继吾真。
每日河南府,依然似到家。杯尝七尹酒,树看十年花。[七尹酒味不同,备尝之矣。即府中新果园。]且健须欢喜,虽衰莫叹嗟。迎门无故吏,侍坐有新娃。暖阁谋宵宴,寒庭放晚衙。主人留宿定,一任夕阳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