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坳筑着牧牛儿,白石凿凿蒙茸披。
缪公无人宁戚死,独吹觱栗谁得知,不如采樵同路归。
《樵歌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起。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樵歌三首
出坳筑着牧牛儿,
白石凿凿蒙茸披。
缪公无人宁戚死,
独吹觱栗谁得知,
不如采樵同路归。
译文:
在坳里有个牧牛儿,
用白石凿出蒙茸披。
缪公无人宁愿死,
独自吹奏着觱栗,谁能了解?
与其如此,不如和樵夫一同归去。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樵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和质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虚伪和世俗功利的不满。
赏析:
首节描述了樵夫出坳,用白石凿出的牧牛儿。这里的牧牛儿指的是挖水井时所用的工具,以其质朴的形象,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渴望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第二节描绘了缪公,这里指的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没有人关心他的死活。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冷漠和人情淡薄的不满之情。
接着,诗人提到了自己独自吹奏着觱栗。觱栗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独自表达自己的心声,但却没有人能领悟其中的意义。
最后一句“不如采樵同路归”,表达了诗人的意愿,他认为与其在世俗中孤独地吹奏觱栗,不如和樵夫一同回归自然,过上质朴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和人情,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真实人情的向往,以及对虚伪和世俗的厌倦。这首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质朴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思考。
边事衅初开,惟公论不回。深谋比娄敬,极力阻王恢。儿戏何堪用,冰山忽已推。朝廷始更化,大老盍归来。
风柳吹花糁白毡,莺愁蝶恨有谁邻。不知春事又三月,堪叹人生无百年。清气长留诗卷裹,间愁不到酒樽边。山窗书永浑无事,一榻分云枕易眠。
初減官河几许深,向来惟恐百城沈。晴阶近喜收檐滴,暑屋殊嫌乏树阴。妾妇齿牙工斗阋,比邻瘧疠厌呻吟。悬知壮士无颜色,赖有同心可断金。
双溪港口泊幽梦,石帆山下朝炊动。荒村客到松鼠奔,小市人喧竹排重。我生百事松上针,虽有寸长何所用。石田千亩云外闲,去采灵芝为君种。
元丰一皂吏,三番遭配隶。空余悟真篇,带些铅汞气。
如画群峰从复横,孤烟收尽片云轻。天容常秋容净,万里碧天新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