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琴曲歌辞·昭君怨》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昭君”为叙述对象,表达了昭君明妃被迫嫁给匈奴的无奈和悲愤之情。
中文译文:
明妃风貌最娉婷,
合在椒房应四星。
只得当年备宫掖,
何曾专夜奉帏屏。
见疏从道迷图画,
知屈那教配虏庭。
自是君恩薄如纸,
不须一向恨丹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昭君明妃的美丽容貌开头,并将她比喻为星辰中最娉婷的存在。昭君被迫嫁给匈奴,而后宫之中只能与四星相比。她只能居于古时的宫室中,从未有机会尽情享乐。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昭君明妃对自己境遇的不满和无奈。她所见到的画像,只能模糊地看到远处,不能真正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疏离感。她的尊贵地位只被用来与匈奴宫廷相配,她的才情和智慧被限制在了匈奴的领域。
最后两句表达了昭君明妃对皇帝(君恩)的恩宠的不满。她认为自己所受到的疼爱如同薄纸一般,她无需一直怀恨昔日的繁华和荣耀。
整首诗抒发的是昭君明妃内心的悲愤之情,揭示了她被迫背离自己的国家和家族而嫁给匈奴,以及在异族中被限制和压抑的苦楚。诗人白居易巧妙地运用意象和对比,展现了明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女子地位的低下和政治的险恶。
忽忽动中私,人间何所之。老过离乱世,生在太平时。桃李春无主,杉松寺有期。曾吟子山赋,何啻旧凌迟。
九折山围五洞天,中间玉殿倚祥烟。隔云鸡犬闻清晓,锁径松篁认永年。野鹿献花来石室,寒猿掷果饮溪泉。玉皇弄笑飞金电,太上红颜雪满颠。
西戍长回首,高城当夏口。但闻竹枝歌,不见行吟叟。
百拙嫩营生计事,一贫方识丈夫心。箪瓢陋巷皆真乐,何用多藏郿坞金。
摆脱浊醪,凭传清水。这滋味、香甜真美。过得重楼,全无滓秽。五门开、浇淋就中忒锐。七宝滋荣,三田溉济。十分用、刀圭和秘。结作真晶,明明殊丽。山峰上、风月共邀出世。
今日寻此梅,危行石涧东。花神欲宣令,万铎悬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