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琴曲歌辞·思归引》

重重作闺清旦鐍,两耳深声长不彻。
深宫坐愁百年身,一片玉中生愤血。
焦桐罢弹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
故乡不归谁共穴,石上作蒲蒲九节。

作者介绍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琴曲歌辞·思归引

重重作闺清旦鐍,
两耳深声长不彻。
深宫坐愁百年身,
一片玉中生愤血。
焦桐罢弹丝自绝,
漠漠暗魂愁夜月。
故乡不归谁共穴,
石上作蒲蒲九节。

中文译文:
重重的玉石琴被敲击,
深深的音色无法穿透。
我坐在深宫之中,沉浸在百年的忧愁中,
心中的愤怒如滚烫的血液。
焦桐不再弹奏琴弦,
黯淡的魂魄在夜月中忧伤。
故乡不再归来,与谁共同栖息,
在石头上做成九节的竹篮般的音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宫中的女性,她在琴声中沉浸了数十年的忧愁之中。她的心中燃烧着愤怒,仿佛一片愤怒的血液在玉石琴中生发。她停止了弹奏,她的魂魄在夜月下黯淡无光。她渴望回到故乡,但无法实现,只能与其他同样无法回到家乡的人们一起在陌生的地方苦苦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琴声、内心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忧愁与无奈之情。诗中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如琴声无法穿透的深深音色,和血液般的愤怒。这些形象凸显了女性主人公内心的冲突和困扰。诗中故乡不归的主题也反映了唐代时期流亡和离散的现实。整首诗以对故乡的思念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离散命运的忧伤与对归乡希望的渴望。

  • 《春晚即事》

    渔村樵市过残春,八十三年老病身。残虏游魂苗渴雨,杜门忧国复忧民。

  • 《虞美人》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於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 《赵升卿有官不肯为里居有贤声访之于深巷中》

    深居陋巷不妨幽,翠竹当门水满沟。每遇事来先觉懒,欲为官去又还休。田园自乐陶元亮,乡里多称马少游。除却读书无所好,有时闲作北岩游。

  • 《江朝宗许重阳见过候终日竟不闻车音使人怅然》

    故人平日号推诚,然诺应当作世程。已是赏花频爽约,若为把菊又渝盟。诗成本拟君相和,酒熟当怜我独倾。惆怅死生犹未满,如今先已见交情。

  • 《武担山感事》

    襟怀能坦坦,色笑更欣欣。似道黄叔度,草玄扬子云。归舟真已具,别袂不能分。岁月愁边雁,飞鸣报客闻。

  • 《天香》

    迟日侵阶,和风入户,朱弦欲奏还倦。一幅鸾笺,五云飞下,赐予内家琴苑。音随指动,犹仿佛、虞薰再见。妙处谁能解心,和平自无哀怨。猩罗帕封古洗,有龙涎、渗花千片。骤睹瑶台清品,眼明如电。爇白桐窗竹几,渐缕缕腾腾细成篆。就祝金闺,天长地远。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