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禽语》

脱却布裤博米归,岗泥滑滑行苦迟。
打麦作饷知何时,阿婆饼焦涎满颐。
更愿春蚕一百箔,卖新得价丝贵乐。
葫芦沽酒和家酌,免教灶妇嘲姑恶。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禽语》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脱却布裤博米归,
岗泥滑滑行苦迟。
打麦作饷知何时,
阿婆饼焦涎满颐。

更愿春蚕一百箔,
卖新得价丝贵乐。
葫芦沽酒和家酌,
免教灶妇嘲姑恶。

中文译文:

脱下粗布裤子,收获了稻谷归家,
山坡上的泥巴滑溜溜,行走艰难迟缓。
打麦作为生活的谋生手段,不知何时才能完成,
老奶奶做的饼干烤焦了,口水满溢颐口。

更希望春天的蚕可以吐出一百张丝绸,
卖出新鲜的丝绸可以获得高价,带来幸福和快乐。
拿葫芦装酒,在家中自斟自饮,
避免了灶间的妇女嘲笑和诽谤。

诗意和赏析:

《禽语》描绘了宋代农村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和农民的愿望。诗中的主人公脱下布裤,全神贯注地劳作,艰难地行走在滑溜的山坡上,表现了农民辛勤劳作、艰苦生活的形象。

诗中提到的打麦作饷是指打麦收割谷物作为生活的谋生手段,但作者对于何时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心存疑虑。阿婆做的饼干烤焦了,反映了农村生活的朴素,但也表达了对美食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诗中接着提到了春蚕吐丝和丝绸的生产。作者希望春蚕能够吐出大量的丝绸,这样就能够卖出高价,生活会更加幸福和快乐。这里春蚕和丝绸象征着丰收和富裕,传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最后,诗中描述了在家中享受自己酿制的酒。葫芦是一种常见的酿酒工具,作者用它来沽酒,并在家中自斟自饮,以避免了灶间妇女的嘲笑和诽谤。这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舒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农民的生活琐事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展现了一种朴实、真挚的情感。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表达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辛勤劳作的感慨,给人以温暖、亲切的感觉。

  • 《送舒殿丞》

    紫盖亭亭秀荆渚,股分采水穿林莽。尚想当年老阿瞒,燕骑蛇予走先主。

  • 《赠萧少府》

    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欲知清与洁,明月照澄湾。

  • 《赠吴太博二首》

    银兔频年滞使麾,曲台犹掌一王仪。四巡奏颂推严笔,千牍程书入汉帷。驷里飞觞酣玉液,天街叠鼓候金羁。前期侍从丹涂地,秘殿螟风拂翠緌。

  • 《误国权臣第三》

    苍生倚大臣,此风破南极。开边一何多,至死难塞责。

  •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宿觉庵》

    公说曹溪事,经今六百年。庵基平地筑,碑记远人传。种竹初遮日,蔬岩只欠泉。自当居鼎鼐,岂在学修禅。

  • 《还成都》

    匹马关山不自怜,归来巾几更萧然。剑门南北等为客,木偶东西聊听天。未省繁华宽旅思,可将奔走负流年。夜凉早梦秋风起,催上山阴万里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