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盖西倾,地轴东翻,两年以来。
那关中形势,已归勃勃,江南人马,都是回回。
咄咄书空,栖栖问路,岁晚山空风雪催。
如何得,与浑家踏遍,雪顶岩隈。
谁知有客敲推。
把世变心烦都说开。
道严霜不杀,不成葭苇,B035寒惯耐,方是松梅。
万事过前,一场梦里,分付茅柴三两杯。
犹痴望,有太平时节,游戏春台。
《沁园春(次韵弟B54B雪中见寄)》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天空向西倾斜,大地向东翻滚,这两年以来。关中的形势已经焕发生机,江南的人和马,都是回回族人。咄咄书空,栖栖问路,岁末山上空气中充满了冰雪的催促。我们怎样才能够,同伴踏遍雪顶和山谷。谁知道有客人前来推门而入。他把世界的变迁和内心的烦恼都诉说出来。道路严寒霜雪无法杀死,不像葭苇那样脆弱,适应了严寒,才是松树和梅花。万事都在过去,都成了一场梦,在告别茅草和柴火时,倾斟三两杯。仍然痴望着,有一个太平盛世的时节,畅游在春天的舞台上。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时代变迁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观察和对太平盛世的期待。诗中通过描绘天地的变化、人马的归来以及风雪催人的氛围,展示了关中与江南的不同景象,以及岁末冰雪中的寂静和凛冽。作者通过对世事变迁和内心困扰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诗末以茅草柴火的离别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表达了对和平、安宁和欢乐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与抒怀相结合,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时局的思考和对和平太平的向往。作者通过天地倾斜、地轴翻转的表述,形象地描绘了时代的变迁和局势的变动。关中的形势勃勃,江南的回回人也回归故乡,展现了时代的新气象。作者以咄咄书空、栖栖问路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迷茫和困惑。在岁末的山野中,风雪的催促加深了诗中的寂寥和凛冽。然而,作者并不被严寒所击倒,他表达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最后,作者以茅草柴火的离别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展示了对安宁和欢乐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时代变迁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对和平太平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词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临邛久倦客,彭泽赋归来。念我何为者,趣时良殆哉。一身仕东观,三载寄灵台。望见故乡树,频更缇管灰。晓车愁蹇蹇,春耜负莓莓。虚名自缰锁,丰壤成污莱。目想社枌老,心知门柳摧。神阡迷马鬣,柏表被狸灾。一闻里人语,夜静成多怀。他日还燕泣,前忧成误哀。
水光先见月,露气早知秋。(见《万花谷》)。
天街欲照珠帘粉。亸辔曾相近。繁花乐事老来慵,对酒尚怜佳景。王孙年少,风流应更,无奈春愁闷。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有人惆怅,何如归好,相见凭君问。
雨气兼香泛芰荷。回舟冒雨懒披蓑。夜阑风静水无波。白酒追欢常恨少,青山入望岂嫌多。人间荣辱尽从他。
江左风流久擅名,成章掷地作金声。清新俟逸俱难及,若比前贤更老成。
尝读李义山《无题》诗,爱其音调清婉,虽极其秾丽,然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客窗风雨,读而悲之,为和五章。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离思两夷犹。风鬟雾鬓遥相忆,月户云窗许暂留。波冷绿尘罗袜晓,恨添红叶翠颦秋。双鸾镜里瑶台雪,任是无情也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