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襟期,烟霞气宇,天下星郎。
有灵方时后,年年却老,神锋耳底,夜夜腾光。
万卷蟠胸,千钟蘸甲,衮衮词源三峡滂。
功成处,见须弥日月,河岳星霜。
兴来引笔千行。
看举世何人是智囊。
任纵横万变,难瞒道眼,优游自乐,不识愁肠。
闹市业中,密林静处,鼻观常闻三界香。
天书到,听笙箫竞奏,幢盖班行。
王居安(约1167~1232),字简卿、资道,原籍方岩(今属温岭),定居黄岩县城岩魁坊(今郏家巷)。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甲科第三名。
任徽州推官10年,后任江东提刑使,国子正太学博士,著作郎兼国史馆实录院编修官。绍熙五年(1194),宗室赵汝愚与外戚韩侂胄相互倾轧,王投靠主和派右丞相赵汝愚,次年赵罢相,韩发动“开禧北伐”,王居安上疏阻止。北伐失败,又上诛韩之疏,参与主降派史弥远等,勾结杨后,杀害韩及主战派,升为工部侍郎,又为因反韩被谪的吕祖俭、吕祖泰明冤。
嘉定二年(1209),王居安进谏史弥远专权,被御史中丞雷孝友弹劾越职而罢官,次年复职。后任太平知州,提点浙西刑狱,隆兴知府。时农民起义不绝,王居安认为:“贼胜则民皆为贼,官军胜则贼皆为民。”主张利用起义军矛盾,“两虎斗於穴,吾可成卞庄之功。”嘉定四年,因直言触上,罢官闲居11年。嘉定十五年,复官工部侍郎。不久,以集英殿修撰提举玉隆宫,以宝谟阁待制知温州府。理宗年间,历任福州知府,龙图阁直学士等职。绍定十二年(1228),福建宁化盐民起义,左翼将军邓起兵败,王居安受命招抚成功。《宋史》评曰:“居安以书生於兵事,不学而能。”卒后赠少保。著有《方岩集》。
《沁园春(敬次自真人韵)》是宋代诗人王居安创作的诗词。这首诗以湖海襟的宽广和烟霞气宇的美丽来表达诗人心中的诗意。诗中提到了天下的明星,暗示了诗人对才华出众的人们的赞赏。诗人自我称道,他的聪颖和智慧超越了常人,却在岁月中老去。他的才思敏捷如神锋,如夜空中的燃烧星光一般。他胸怀万卷书,千钟倾倒对诗词的热爱。他的诗词之源湍急如三峡的江水。在功成名就之后,他看到了众多的世界奇观,看到了浩瀚的河岳和流转的星辰。诗人情绪高涨,引笔写下了千行的诗句。他想弄清楚世界上到底有谁是智慧之人。他自由自在地游玩享乐,不懂得忧愁的滋味。在繁华的闹市中和寂静的密林中,他的嗅觉能闻到三界的香气。当天书传至他手中时,他能听到笙箫竞奏的声音,能领略到幢盖阵列行进的壮观景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
湖海襟期,烟霞气宇,
天下星郎。
有灵方时后,年年却老,
神锋耳底,夜夜腾光。
万卷蟠胸,千钟蘸甲,
衮衮词源三峡滂。
功成处,见须弥日月,
河岳星霜。
兴来引笔千行。
看举世何人是智囊。
任纵横万变,难瞒道眼,
优游自乐,不识愁肠。
闹市业中,密林静处,
鼻观常闻三界香。
天书到,听笙箫竞奏,
幢盖班行。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通过描绘湖海和烟霞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的宽广美丽。诗中的明星象征了天下的才华人物,体现了诗人对他们的赞赏。诗人表达了自己聪明才智的特点,但也坦然接受了年岁增长带来的老去。诗人的词才之源湍急如三峡的江水,表达了他对诗词的热爱。他的诗句揭示了他眼中世界的奇妙和河岳星辰的壮丽景象。诗人在创作时情绪高涨,引笔写下了千行的诗。他希望通过诗词揭示智慧人的身份。诗人自由自在地游玩、享乐,不懂得忧愁的感觉。在繁华的闹市和寂静的密林中,他的嗅觉能闻到三界的香气。当他得到天书时,他能听到笙箫竞奏的声音,看到幢盖阵列行进的壮观景象。
这首诗词以宏大的视角展示了自然和人文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才华和智慧的称赞,并展示了诗人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的运用,诗人以流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富有韵味的画面。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感受,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古苔矶上立,钓为月明垂。夜半清歌起,无鱼钓得诗。
可是江梅开晚,从教蜡雪来迟。此花清绝胜南枝。搀过春风第一。蘸蜡女工斗巧,涂黄汉额偏宜。□腮相倚并开时。认取东君深意。
十载长安梦未醒,离堂风雨思冥冥。书随洛下舟中犬,身逐台南水上萍。卫国精灵应寂寞,郭家池馆半凋零。寡妻稚子衔哀意,谁作张圆死后铭。
甘寒何必柘为浆,也解逡巡造醴凉。更喜鹤鸣添子和,休因荔进引蕉黄。花如宋玉窥邻女,诗似刘郎问泰娘。只欠西湖双画舫,便疑风景类钱塘。
谁使霓裳逞细腰,随风尽日袂飘飖。飞花却讶春将遍,舞片还惊易销。看熟似同鸥过渚,兴仙刚道鹤冲霄。吟成谁与相酬酢,赖有疏梅伴寂寥。
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