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
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
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
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
旌旗蔽满寒空。
鱼阵整、从容虎帐中。
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
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
中兴事,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是宋代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
马去似龙。拥貂蝉争出,
千官鳞集,貔貅不断,
万骑云从。细柳营开,
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
山西将,算韬钤有种,
五世元戎。旌旗蔽满寒空。
鱼阵整、从容虎帐中。
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
箭飞如雨,霹雳鸣弓。
威撼边城,气吞胡虏,
惨淡尘沙吹北风。中兴事,
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雄壮的军事场景,表达了对君王威武英勇的赞美和对国家兴盛的期望。
诗人以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帝王出征的盛况。他们身着华丽的玉带和猩袍,远远地望着翠华山,骑着马匹犹如飞龙一般。拥挤的朝臣们争相出现,成千上万的官员鳞次栉比,貔貅纹饰不断,万骑如云从而来。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们指着汾阳郭令公(指大将军)。
诗中提到了山西将和五世元戎,表达了对山西将领的敬佩和对他们世代保家卫国的品质的赞赏。旌旗飞扬遮满了寒冷的天空,鱼阵有序地排列,虎帐中的将领从容自信。诗人想象着明亮如雪的刀剑,纵横交错地脱鞘,箭矢如雨般飞射,弓弦霹雳鸣响。这种英勇的气势震撼了边城,吞噬了胡虏,使得沙尘惨淡地被北风吹散。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的期望。中兴之事,要看君王威武的风采,看他们如何驾驭英勇的将士。诗人对君王的统治能力和领导才能充满信心,期待国家的繁荣昌盛。
这首诗词通过华丽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军事力量的雄壮和威武,表达了对君王的敬仰和对国家兴盛的美好愿景。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偶为看云且罢琴,万山寒隔一溪深。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
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破梦金川月,回头玉树风。烟村涵暮紫,霜叶颤晴红。谋国诸侯在,忘年古道同。乾坤云一片,吾意未终穷。
北风吹急雨,洗尽旱埃氛。河伯惊秋水,山君借雨云。苗心应免揠,禾把尚能分。及此民无殍,忧勤实圣君。
为客久未归,寒山独掩扉。晓来山鸟散,雨过杏花稀。天远云空积,溪深水自微。此情对春色,尽醉欲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