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沁园春(中秋约僚佐观击圆,登怀远,用前韵)》

唤麹生来,与常娥约,从太守游。
把玉箫声寄,萧关短笛,霓裳曲换,清塞重裘。
桂影飘摇,桐阴立尽,多少征人霜满头。
油幢暇,不掀髯一笑,辜负中秋。
斗杓矗处中州。
还有解闻鸡起舞不。
看鸣弦中鹄,穿杨电激,飞球戏马,策_星流。
绣帽归军,玳簪环客,薄晚同登庾亮楼。
浮生事,是几番玩月,何苦多愁。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沁园春(中秋约僚佐观击圆,登怀远,用前韵)》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唤麴生来,与常娥约,从太守游。
把玉箫声寄,萧关短笛,霓裳曲换,清塞重裘。
桂影飘摇,桐阴立尽,多少征人霜满头。
油幢暇,不掀髯一笑,辜负中秋。
斗杓矗处中州。
还有解闻鸡起舞不。
看鸣弦中鹄,穿杨电激,飞球戏马,策_星流。
绣帽归军,玳簪环客,薄晚同登庾亮楼。
浮生事,是几番玩月,何苦多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中秋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浮生的体验和情感的思考。

诗的开篇,诗人唤麴生(指秋麦),与常娥(传说中的仙女)约好一起去游览太守的园子。他们一起欣赏玉箫的美妙声音,听着萧关上奏短笛,听着霓裳曲曲调变化,感受着清冷山塞中穿着厚重皮袍的征人们身上的霜。

接着,诗人描绘了桂树的影子摇曳、桐树的荫凉逐渐消失,让人想象征行军之人头上积攒的霜冻。然而,此时正值中秋佳节,却有人不愿意掀起他的髯须一笑,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刻。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谈到斗杓(指天上的星宿)高悬在中州城上,又问是否听到了鸡鸣起舞的声音。他期待着听到琴弦上鹄鸟的歌唱,箭穿杨激的声音,以及飞球戏马的欢快场景,这些都象征着繁忙的军旅生活。

最后,诗人描述了自己戴着绣帽归队,玳簪环绕着贵客,与同伴们在庾亮楼上一同观赏美景。他在黄昏时分感叹浮生的事情,这是多少次欣赏月亮,又何必多愁忧愁。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时节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浮生的感慨和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和对生活的热爱。

  • 《五更》

    往年曾约郁金床,半夜潜身入洞房。怀里不知金钿落,暗中唯觉绣鞋香。此时欲别魂俱断,自后相逢眼更狂。光景旋消惆怅在,一生赢得是凄凉。

  • 《赠杭州严史君》

    州青县白浙河濆,饱向苍龙阙下闻。鼓角自严寒海月,旌旗不动湿江云。风骚处处文章主,井邑家家父母君。长恐抱辕留不住,九天鸳鹭待成群。

  • 《惜别》

    风涛晚未止,鼓枻欲何之。穉齿便相识,摹上成别离。水香浮浦树,月露满江蓠。明日空凝伫,茫茫无处期。

  • 《螃蟹咏》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 《感秋六首》

    我思洞庭橘,赤金三寸圆。磊落火齐珠,缀树团紫烟。病肺燥不治,嘘吐气欲然。玉醴埋九地,凿井不得泉。我欲涉洞庭,采橘秋云边。骇浪破我舟,蛟龙怒腾骞。安得万里风,吹落堕我前。

  • 《次韵孔武仲学士见赠》

    羡君耽读书,日夜论今古。虽复在家人,不见释手处。意求五车尽,未惜双目苦。蓬莱倚霄汉,简册充栋宇。学成擅囷仓,笔落走风雨。破笼闭野鹤,短草藏文虎。鬓须忽半白,儿女无复乳。知君不能荐,愧我终何补。偶来相就谈,日落久未去。归鞍得新诗,佳句烂如组。古风弃雕琢,遗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