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岁耽书,黄卷青灯,留连寸阴。
到中年赢得,清贫更甚,苍颜明镜,白发轻簪。
衲被蒙头,草鞋著脚,风雨潇潇秋意深。
凄凉否,瓶中匮粟,指下忘琴。
一篇梁父高吟。
看谷变陵迁古又今。
便离骚经了,灵光赋就,行歌白雪,愈少知音。
试问先生,如何即是,布袖长垂不上襟。
掀髯笑,一杯有味,万事无心。
诗词:《沁园春·壮岁耽书》
作者:完颜某
朝代:元代
壮岁耽书,黄卷青灯,留连寸阴。
到中年赢得,清贫更甚,苍颜明镜,白发轻簪。
衲被蒙头,草鞋著脚,风雨潇潇秋意深。
凄凉否,瓶中匮粟,指下忘琴。
一篇梁父高吟。看谷变陵迁古又今。
便离骚经了,灵光赋就,行歌白雪,愈少知音。
试问先生,如何即是,布袖长垂不上襟。
掀髯笑,一杯有味,万事无心。
译文:
在壮年岁月,我陶醉于书籍之中,黄色的卷轴,青色的灯火,沉浸其中,时间流逝得很快。
到了中年,我虽然有所成就,但清贫更加深重,苍老的面容照在明镜中,白发轻轻梳理。穿着粗糙的袈裟,脚踏草鞋,秋风中雨雪淋漓,寓意深沉。
这种凄凉之感是否存在呢?我身无分文,只有一个瓶子中的少量粮食,忘却了手边的琴。我高声吟唱着《梁父吟》。看着谷地的变迁,古代与现在相交融。
我已经离开了《离骚》的经典,灵感在赋作之间涌现,行走于世间,歌唱着洁白的雪花,但越来越少有知音相伴。
请问先生,如何能够做到,布袖垂下却无法达到襟口。掀起胡须笑着,一杯酒有滋味,万事皆无所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中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表达了一种淡泊清贫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在壮年时陶醉于书籍之中,但到了中年,虽然有所成就,但却更加清贫,面临岁月流转和时光的蹉跎。他用苍颜明镜、白发轻簪等形象描绘自己的衰老和贫困,以及与时光的对峙。衣着朴素的衲被和草鞋,使人感受到他的清贫和与世无争的态度。
诗中表达了一种凄凉和孤寂的意境,瓶中匮粟和指下忘琴暗示了作者生活的贫乏和对物质的超脱。通过一篇梁父高吟,诗人展示了自己对历史和变迁的观察和思考,将古代与现在相呼应。诗人离开了《离骚》的经典,自由地发挥灵感,用行走和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却越来越少有人能理解他的心声。
最后两句诗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收尾,诗人问道如何能够做到布袖垂下却无法达到襟口,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豁达和对世事的无所谓态度。他掀起胡须笑着,一杯酒有滋味,表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万事的淡然。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受,通过对贫困、孤独和时光流转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淡泊清贫、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诗中运用意象丰富,通过黄卷青灯、苍颜明镜、白发轻簪等形象,展现了作者的衰老和内心的苦闷。整首诗写实而含蓄,给人以深思和思考,表现了元代诗人独特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萧然四壁野人家,幽事还堪对客夸。快日明窗闲试墨,寒泉古鼎自煎茶。桐凋无复吟风叶,苹老犹残泣露花。万里封侯真已矣,只将高枕作生涯。
前日巴东守,中朝涑水家。风规踵清白,牍奏述忠嘉。鼎鼎名逾重,堂堂发未华。如何空叠组,不见海陵瓜。
吾家全盛时,冠盖霭云屯。上车入华省,下车趋里门。宗族百余人,圭璋叠璵璠。胡尘暗河洛,分散各南奔。豫章老风霜,宁有枝叶繁。识者犹爱重,和为千岁根。闻汝居沈黎,乡党颇见尊。尚蒙五世泽,勿鄙三家村。当令化箕子,所在诵文元。念汝今远来,白首共盘飧。会合良亦难,乱离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
许公运国储,岁入六百万,上莫究所来,下莫有剥怨。十年无纤乏,功利潜亦建。昨除侍从官,卿为磨世钝。比於以舌得,此岂愧物论。较量多少间,未足数刘晏。大计苟窘费,曷不使预筭。欲倍即能倍,但勿惑谤讪。扰民可以夺,食官可以窜。要付与权衡,一切出果断。呜呼任智力,长短
女娲炼五石,上补天之缺。如锢黄金液,万古无由裂。尧舜首制度,巨防高嶻嵲。后世日破穿,通为万鼠穴。譬彼果蓏虫,熟烂恣攻啮。岂无良工手,一起为施设。非若天之难,前辈有夔卨。苟或不关心,女娲亦为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