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沁园春》

壬戌之秋,七夕既望,苏子泛舟。
正赤壁风清,举杯属客,东山月上,遗世乘流。
桂棹叩舷,洞箫倚和,何事呜呜怨泣幽。
悄危坐,抚苍苍东望,渺渺荆州。
客云天地蜉蝣。
记千里舳舻旗帜浮。
叹孟德周郎,英雄安在,武昌夏口,山水相缪。
客亦知夫,盈虚如彼,山月江风有尽不。
喜更酌,任东方既白,与子遨游。

作者介绍

刘将孙(1257—?)字尚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刘辰翁之子。尝为延平教官、临江书院山长。事迹见《新元史。刘辰翁传》。有《养吾斋集》四十卷,久佚。《四库总目提要》云:“将孙以文名于宋末,濡染家学,颇习父风,故当时有小须之目。”《彊村丛书》辑有《养吾斋诗馀》一卷。

作品评述

《沁园春·壬戌之秋》是宋代刘将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壬戌之秋,七夕已过,苏子乘船。红色的壁风清爽,他举起酒杯敬客,东山的月亮升起,他随波逐流。桂木船桨击打着舷边,洞箫依靠着,吹奏出深情悲怨的音乐。他静静地坐在危险的地方,抚摸着苍苍的东方,眺望着遥远的荆州。客人说,天地间的生命如同蜉蝣一般短暂。他记住了千里之行船上的旗帜飘扬。他叹息着孟德和周郎,英雄们现在安在?武昌和夏口,山水交织在一起。客人也知道,世间的兴衰变化如同山月和江风,有尽无穷。他高兴地再倒一杯,随意地在东方逍遥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壬戌之秋(指宋神宗元丰三年)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乘船游览的情景。诗中展示了自然景色和客人的情感表达,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

诗的开头描述了红色的壁风,这里指的是赤壁,暗示清朗的秋天景色。接着,诗人举起酒杯敬客,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欢愉的向往。东山的月亮升起,寓意东方的希望和美好。诗中的苏子泛舟,象征着诗人在世间浮生游历,随波逐流,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桂木船桨的声音和洞箫的悲怨音乐,这里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情和思乡之情。诗人坐在危险的地方,抚摸着东方的苍苍,渺渺地望着遥远的荆州,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诗的最后部分,客人说天地间的生命短暂,记住了旅途中飘扬的旗帜,叹息着过去的英雄们。武昌和夏口的山水交织在一起,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客人也明白世间的兴衰变化如同山月和江风,有尽无穷。最后,客人高兴地再倒一杯,与友人一起自由地在东方徜徉游玩。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感悟。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船游的场景,诗人抒发了对友谊、对故土和对未来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描写,又通过对客人的对话和思考,探讨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传递出深邃的情感,让读者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海子上即事》

    驰道尘香逐玉珂,彤楼花暗弄云和。光风已转瀛洲草,细雨微添太液波。月榭管弦鸣曙早,水亭帘幕受寒多。少年勿动伤春感,唤取青娥对酒歌。

  • 《剑潭赠李似表》

    夜窗把酒对鹅峰,分手悠悠各转蓬。舣棹相逢烟浪际,有家皆在乱离中。胡儿久占清河地,壮士谁收赤壁功。它日着鞭先后耳,飘零不用叹途穷。

  • 《偶得二首》

    雪中春到梅花觉,冰底水行人未知。珍重天公好消息,通今通古更何疑。

  • 《春日闲居即事寄上元敏上人》

    门掩平湖避俗嚣,静观风景识春朝。庭梅向日花全拆,岳树连云雪未消。少壮可惊年暗减,幽栖翻觉睡偏饶。相知赖有曹溪子,禅外时来慰寂寥。

  • 《题高房山夜山图》

    高侯妙笔生夜光,李侯正倚斗牛旁。凄凉看尽吴山月,玉镜台前翠凤凰。

  • 《有感》

    窗户清清半掩门,小儿揩泪立黄昏。几多心事无人问,独看梅花月半痕。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