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琴旨》

重露洗丛菊。
长宇流哀鸿。
瞽月入九地,哑木号太空。
老翁中夜起,清坐寻丝桐。
两片乾死木,和合藏深衷。
七弦说妙义,十指扬春风。
自古知音者,舜文周孔公。
四圣洗忧患,琴与易道通。
舜处嚚傲厄,文居君臣穷。
二叔流谗言,陈蔡靡所容。
物外有变逆,圣道当正中。
感此悟琴旨,瞭然古人胸。
置琴且勿弹,待我读易终。

作者介绍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琴旨》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琴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琴的热爱和对琴音的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重露洗丛菊。
清晨的露水洗净了花丛中的菊花。

长宇流哀鸿。
长空中传来凄凉的鸿鹄之声。

瞽月入九地,
盲目的月亮升入九重天,

哑木号太空。
沉默的乐器奏响在广阔的太空中。

老翁中夜起,
夜间,一位年老的人起身,

清坐寻丝桐。
静静地坐着,寻找丝弦和桐木(指古琴)。

两片乾死木,
两块干枯的木头,

和合藏深衷。
它们相互合而为一,蕴藏着深深的内涵。

七弦说妙义,
七根琴弦诉说着奥妙的道理,

十指扬春风。
十个手指弹奏出春风般的音乐。

自古知音者,
自古以来懂得欣赏音乐的人,

舜文周孔公。
像舜、文王、周公一样。

四圣洗忧患,
四位圣人洗刷忧伤和痛苦,

琴与易道通。
琴音与易经的道理相通。

舜处嚚傲厄,
舜经历了艰难和困厄,

文居君臣穷。
文王身处在君主和臣子的困境中。

二叔流谗言,
文王的弟弟受到谗言的困扰,

陈蔡靡所容。
陈、蔡等地也不容许文王。

物外有变逆,
世间的事物常常变幻莫测,

圣道当正中。
而圣人的道理应当正中不偏。

感此悟琴旨,
因此感悟了琴的真谛,

瞭然古人胸。
洞察了古人的胸怀。

置琴且勿弹,
暂时搁置琴弦,不要弹奏,

待我读易终。
等待我读完《易经》。

这首诗词通过琴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通过琴音,寻求心灵的净化和启迪,认为音乐与道理相通,能使人洗去忧伤和痛苦,引领人们走向正道。通过对古人的故事的描写,作者呼唤着知音的存在,希望能够得到理解和共鸣。最后,作者选择搁置琴弦,读完《易经》,意味着他希望通过对古代智慧的研读,更深刻地理解琴的真谛。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通过琴音和古人的故事,传达了作者对音乐和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它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净化和启示的精神,同时也反映出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追溯。

  • 《辋川闲居》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 《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 《题慈溪张丞壁》

    因君贰邑蓝溪上,遣我维舟红叶时。共向乡中非半面,俱惊鬓里有新丝。伫看孤洁成三考,应笑愚疏舍一枝。貌似故人心尚喜,相逢况是旧相知。

  • 《寄题周元吉左司山居三咏》

    莫道蒪鲈不近名,尽谈鹏鷃未忘情。醉中赌得苕溪月,醒後还输茂苑莺。岂但二豪俱不见,向来三杰亦何成。有人来问适庵趣,便是公荣也一觥。

  • 《夏夜》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 《题僧明惠房》

    檐前朝暮雨添花,八十真僧饭一麻。入定几时将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