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清波引》

冷云迷浦。
倩谁唤、玉妃起舞。
岁华如许。
野梅弄眉妩。
屐齿印苍藓,渐为寻花来去。
自随秋雁南来,望江国、渺何处。
新诗漫与。
好风景、长是暗度。
故人知否。
抱幽恨难语。
何时共渔艇,莫负沧浪烟雨。
况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作者介绍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歷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长歌意无极好爲老夫听爲韵奉别沔鄂亲友》)。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爲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爲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爲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繫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姜夔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诗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到》影印清干隆水云渔屋刊本(简称四部丛刊本),并酌校清嘉庆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清波引·冷云迷浦》是宋代姜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冷云迷浦,谁轻声唤醒了玉妃,她起舞起来。岁月如此匆匆,野梅妩媚地描绘着眉梢。履齿印在青苔上,渐渐地追寻花的踪迹。她自愿随着南飞的秋雁,望向遥远的江国,那里是何等模糊的地方。新的诗篇随意流洒。美景虽好,却常常是在暗中欣赏。故人啊,你是否知晓。抱着深深的忧愁,难以言语。何时能共同乘坐渔艇,不要辜负这沧浪的雨烟。此外,还有清夜中猿猴的啼声,它们抱怨着人们的艰辛和苦楚。

这首诗词以冷云迷浦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凄美的场景。玉妃在谁的唤醒下起舞,象征着某种美好与灵动的存在。岁月如流水般匆匆流逝,野梅妩媚的景象给人带来愉悦。履齿印在苍藓上,是对时光的痕迹的暗示。诗人通过描绘花的踪迹和秋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渴望。然而,江国的景色却是模糊不清的,给人以遥远而无法触及的感觉。新的诗篇流洒,好景却常常在暗中欣赏,暗指美好事物往往被埋没在平凡生活之中。诗中的故人似乎对这些情感有所了解,但他们难以言语,抱着深深的忧愁。诗末,诗人向往与故人共同乘坐渔艇,不愿辜负这沧浪的雨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最后,诗人提到清夜中猿猴的啼声,表达了对人世艰辛和苦楚的感怀和抱怨。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幅寂静而凄美的画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 《题周希稷清閟轩》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 《与友人话别》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 《春晚二绝》

    春来脚不踏青青,梦里还家梦又醒。一树垂杨楼外绿,莺声不似故园听。

  • 《从弟舍人惠茶》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 《捣练子》

    放下著,须弥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没丝毫,相阻拦。休儱侗,莫颟顸。含元殿上问长安。欲归家,行路难。放下著,须弥山。百斛油麻水上摊。欲成团,真个难。除有累,去痴顽。无心犹是隔重关。到其中,方是安。

  • 《瓜洲驿重送梁郎中赴吉州》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