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露浥菊花秋,杞棘当途何处游。
衡岳康庐相撞著,恐伊未是汝同流。
《清禅者游方》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释智愚创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晨的金色阳光洒在湿润的菊花上,
秋天的露水滋润着它们,
在前方的路上,却有着杞棘的阻挡,
不知前方该何处游荡。
衡山和康山的庐山相撞而建,
它们相互交汇在一起,
我担心它们并不属于你的同一流派,
或许你并不能找到你要寻找的同道。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晨的秋天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金色的阳光、湿润的菊花和露水滋润的景象,展现了秋季的美丽。然而,在这美景之中,诗人却面临着困扰。杞棘代表着阻碍和困难,诗人在前方的路途上遇到了阻碍,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这种困惑和迷茫的心境,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追寻和探索。
后两句描述了衡山和康山的庐山相撞,交汇在一起。庐山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圣地,而衡山则是佛教文化中的名山,两者代表了不同的信仰和流派。诗人担心这种交汇并不代表它们属于同一流派,暗示了诗人对于寻找知己、同道的迫切渴望。
《清禅者游方》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困惑,表达了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于同道之人的渴望。它展现了对于自然美和人生意义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追求。
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媿淡生涯。聊将横浦红丝磑,自作蒙山紫笋茶。
家住丛台旧,名参绛圃新。醉波疑夺烛,娇态欲沈春。伴雨聊过楚,归云定占秦。桃花正浓暖,争不浪迷人。
天孙司经纬,专巧上帝旁。星缕日月针,几经补苍苍。弭节游人间,帝服无文章。寒女一机素,未知作衣裳。再拜愿祈巧,精神通渺茫。但恐云车回,虚无往路长。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首。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谁云死生隔,相见如龚
冲寒谒子陵,好挹钓台清。若遇多梅处,须宽半日程。少年先器识,实地作功名,太守贤明甚,当如事父兄。
短衣射虎早霜天,叹息南山又七年。唾手每思双羽箭,快心初见万楼船。平波漫漫看浮马,高柳阴阴听乱蝉。明日重寻石头路,醉鞍谁与共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