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畏炎夏,随缘到上方。
此心无势恼,何地不清凉。
款话移禅榻,高眠背夕阳。
衣巾并枕簟,长带佛炉香。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青莲寺避暑》是宋代文人胡仲弓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避暑为主题,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寻求清凉和宁静的心境。
译文:
在这酷热的夏日里,
我顺从缘分来到上方。
我内心的宁静无法被扰乱,
无论身处何地,都感到清凉。
我在禅座上谈笑风生,
在高处安然入眠,背对夕阳。
我的衣巾和枕簟一同摆放,
身边散发着佛炉的香气。
诗意和赏析:
《青莲寺避暑》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追求宁静和清凉的心境。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避暑的青莲寺结合起来,将寺庙的宁静与清凉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中。
诗词开篇即表明了诗人对炎夏的畏惧,暗示了他对喧嚣纷扰世界的厌倦。他选择顺从缘分,来到上方,寻求清凉和宁静。这里的上方可以指代高山或僻静的地方,象征着远离尘嚣和纷扰,寻找内心的安宁。
诗中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无法被外界干扰,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清凉。这种心境的宁静和清凉源于诗人对禅悟和修行的追求,也与青莲寺这个寺庙的氛围相呼应。佛教寺庙中常有炉香缭绕,寺内幽静的环境和禅修的气氛给人以宁静和凉爽的感觉。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在青莲寺中的情景。他坐在禅座上,与他人畅谈,展现出一种欢乐自得的心境。而高处入眠、背对夕阳的景象,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俗、超越时光的意境。衣巾和枕簟的摆放则展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简朴,与禅修的精神追求相契合。
总的来说,《青莲寺避暑》以清凉和宁静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寺庙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喧嚣纷扰世界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词给人一种清凉、宁静和超脱尘嚣的感受,让人在喧闹的现实中得到一丝慰藉,体味到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病著形骸冷更慵,短檠宁复有新工。异时邂逅相逢处,应叹依然旧阿蒙。
江山无古今,阐发自我辈。心期得地胜,有目皆一快。负郭西缭川,众流翕以汇。水光开三面,结屋此其最。嚣尘劃清漪,景象极爽垲。泓澄湛寒碧,潭影尤可爱。岩前列烟树,翠色聊不解。盘坳石下瞰,林立错奇怪。雄观喜新获,旷境了无碍。人谋孰使然,天作若有诗。学宫尔多士,游息
相随步步见还难,墨刷骅骝锦绣鞍。一夜遍行南赡部,天明依旧立江干。
物我本虚幻,世事若俳谐。功名富贵,当得须是个般才。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与吾侪。寄语旧猿鹤,不用苦相猜。醉中适,一杯尽,复一杯。坐间有客,超诣言笑可忘怀。况是清风明月,如会幽人高意,千里自飞来。共笑陶彭泽,空对菊花开。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窈窕山头井,潜通伏涧清。欲知深几许,听放辘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