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清凉礼先师遗像》

白云迷谷云铺阶,老倒清凉眼著沙。
若问普通年远事,三千里外摘杨花。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清凉礼先师遗像》是宋代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凉宁静的景象,以及对先师的怀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白云迷谷云铺阶,
老倒清凉眼著沙。
若问普通年远事,
三千里外摘杨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儿时的景象和对先师的怀念为主题,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逝去岁月的回忆之情。

首句"白云迷谷云铺阶"描绘了白云弥漫在山谷间,仿佛铺满了阶梯。这种景象给人以迷离而宁静的感觉,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恬静。

接下来的句子"老倒清凉眼著沙"表达了先师的形象。"老倒"可以理解为先师已经年迈,而"清凉眼"则传递了先师深邃清澈的眼神,似乎能洞察一切。"著沙"可能指的是先师踏着沙地,行走在宁静的环境中。

最后两句"若问普通年远事,三千里外摘杨花"则表达了作者对先师的怀念之情。"若问普通年远事"暗示了先师已经离世,而"三千里外摘杨花"则可以理解为即使距离相隔甚远,但作者仍然怀念先师,仿佛能够摘下杨花,带着思念。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先师的追思之情,通过描绘清凉宁静的景象和对逝去岁月的回忆,让读者在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对先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 《夜坐看月》

    春夏季孟间,草木蔽山骨。青苍霭芳华,烟霏相出没。适从忧患场,观化超理窟。无心岫间云,有定水中月。我方意如如,谁尚书咄咄。

  • 《三月六日中宫生辰二府例以前四日就孤山四圣》

    东华正踏软红尘,却趁西湖祓禊辰。历似明天时令正,春逢闰岁物华新。流连花柳输豪侠,判断湖山愧隐沦。尚拟鸣銮一游豫,还陪英衮奉严宸。

  • 《送李致远安远簿二首》

    与我迭知已,喜君初得官。时来宁论晚,身健莫辞难。访雪牵魂梦,停云寄肺肝。斯文元气在,努力好加餐。

  • 《喻时》

    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讵知行者夭,岂悟壮者衰。区区未死间,回面相是非。好闻苦不乐,好视忽生疵。乃明万物情,皆逐人心移。古今尽如此,达士将何为。

  • 《再和制帅》

    丘园养浩久怀安,忽侍天威咫尺间。草制方观周诰命,筹边聊重蜀江山。搏风已激三千水,掣电终归十二闲。天遣词人来作牧,勒铭重刻剑门关。

  • 《和铁厓《西湖竹枝》

    云髻高梳鬓不分,扫除虚室事元君。新糊白纸屏风上,尽画蓬莱五色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